第(2/3)页 老爷子十分得意,“想当初,我可是在吃上面,也是行家,且不说八大菜系,就算是一些小众的私房菜、官府菜,甚至江湖菜,你二爷爷我啊,都是没少吃。” “这倒是真的!” 老太太跟着点头,“你二爷爷这张嘴,跟他的手一样,厉害着呢!” “二爷爷,那您做菜肯定也很厉害!” 在唐小鱼看来,会吃的人一般多多少少都会整两道拿手菜。 然而,这一次,唐小鱼猜错了。 二大爷这人吧,你让他吃可以,你让他做,那是不可能的。 他之所以对竹编这么精通,纯粹是他喜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二大爷这里,可太准了。 至于不感兴趣的,他是一点不管的。 在知道二大爷居然一道菜都不会做后,唐小鱼说不失望是假的。 “二爷爷,您该去学做菜的!” 唐小鱼一本正经地开口,“就您这对味道的敏感性,你要是去学做菜,指定比做竹编还出彩!” “我学竹编,都挨了不少收拾,我要是去做厨子,侄媳妇啊,你二爷爷现在不定在哪儿趴着呢!” 听到二大爷的这一番回应,唐小鱼瞬间不好意思地笑了。 以容家当时的家境,二大爷要真的去学厨,那还真的是可能被狠狠打一顿。不对,怕不是狠狠打一顿这么简单! 那个年代,富裕人家的娃儿,可是真的少有去学厨的。 老祖宗也不知道是从啥时候传下“君子远庖厨”的说法,传了多少年,这说法本身到底是个啥意思,也没啥好说道的。 总之一句话,那个年代的有钱人家的娃儿,都不会干这个。 就算是四九城出名的官府菜,谭家菜。 那也是家道中落后的无奈选择造就的产物。 当然,人家是会包装的。 不会说这么直白,只说家里子孙对庖厨之道特别感兴趣。到底真相是个啥,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太大了。 投个好胎,连将来做什么都是不一样的。 唐小鱼是真心感慨。 但这事儿吧,人是没法改变的,老天注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