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诚然,生出来交给李奶奶或者婶子王娟红带也不是不行。 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缺席的童年,无疑是极为不幸的。 如果没有时间去陪伴,他宁愿晚一些要。 “奶奶,再等几年,到时候我和小娅都不忙了再说。”李暮说完这一句,便飞也似地跑了。 留下李奶奶连连叹气。 …… 坐在车上。 李暮看了看时间,距离11点还有10多分钟。 想了想,他让关建民开车去往半导体研究所。 车子进到所里的时候。 正好看到王娅一边活动着脖子,一边从实验楼里下来。 他连忙下车,走上前,替她捏着肩膀,道:“累坏了吧?” “不累,今天你不忙吗,居然过来接我了?”王娅看到周围有人,轻轻地躲了一下,不过没躲开,被揉了几下肩膀,舒服地眯起眼睛。 李暮道:“从奶奶那里回来,正好过来接你。走吧,咱们上车。” 说着,他便带着王娅上了车。 待坐好之后。 王娅的第一句话便道:“你又要出差了吗?” 她虽不知道李暮研究的事情,但李暮既然去了李奶奶,那八成是要出远门。 “嗯,去三省,可能去得会有点久。”李暮微微颔首,道。 王娅自信地笑了笑道:“哦,那挺好的啊,等你回来,说不定我和老师就已经把8位处理器拿出来了!” “那我先提前恭喜你们。”李暮笑着看着如同一只骄傲的小猫咪的样子,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脑袋。 王娅发出一声不满的轻哼:“赵大哥和关大哥还在呢!” “他们在他们的,我又没做什么。”李暮轻轻地笑了笑,不过还是放下了手。 坐在车前的赵参军和关建民两人眼观鼻鼻观心,俱是笑而不语。 …… 第二天,早。 农学院内。 得知李暮要来开讲座的消息,才刚刚7点的功夫,学校的教学楼便挤满了人。 虽说这次的主题是农学方面,但这并不影响学生们的热情。 毕竟除了大学生之外,他在高中生和初中生的热度也不低。 这些学生们虽然进不去教学楼,但并不妨碍他们在门口等着。 当然,他们也没有干等着,而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处,互相拿着一本“李暮语录”,交流着学习心得。 …… 当李暮进来的时候。 一眼便看到了田埂上密密麻麻的学生们。 本来看到他们带着书本过来学习,他还挺高兴的。 只不过走进之后,才发现人手都是一本“李暮语录”。 汗颜的同时,又有种误人子弟之感。 望着一个正在背诵他“名言名句”的高中生,他缓缓地走上前。 不用他开口。 这些早就将他的照片贴在墙上,放在书页里的学生们便认出了他来:‘李顾问!’ 随着这声惊呼的响起,原本散布在周围的学生们瞬间投来了目光。 当看到李暮的身影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聚了过来。 这里面不乏农学院,或者京都其他学校的农学生。 但大多还是年轻的高中生,还有一些小个子的初中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