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开物-《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3/3)页
    小张更是发出“嘁~”的一声,仿佛在说:
    “就这?”
    “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这事谁都不敢肯定,还是要以报道为准。”高老师道。
    说完后,他想了想,又叹了口气道:
    “不管国家在研发什么武器,都是机密,咱们只能等消息。”
    ……
    关于“开物”的讨论,很快席卷全国的大街小巷。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神秘人物,人们都充满好奇。
    他或者他们,是什么来历,做了什么,有为什么能够跟河图和天工并列。
    足够让人聊上一天一夜都停不下来。
    不同于街面上的热闹和兴奋。
    作为主角的李暮,反倒十分地淡定。
    在床上醒来,依照习惯洗漱锻炼完后。
    他难得悠闲地在家中看书。
    毕竟是特殊时期,研究所要暂时少去,甚至是不去。
    花了1个小时,将钱五师赠送的工程控制论读了一遍。
    李暮感觉收获满满。
    这本书在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汽车工程等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最离谱的是,连机器人学都有涉及。
    从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
    到环境感知、定位与路径设置等,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和阐述。
    这些东西,即便是在后世,都不算过时。
    “不过机械狗还好,机器人就算了,搞了也没用,外骨骼装甲倒是可以试试。”李暮暗暗想道。
    就应用上来讲。
    机械狗肯定更好,在后世夏国的部队中已经得到应用。
    外骨骼装甲,也能偶尔看到一点消息。
    可机器人……
    这个是真没什么用,至少暂时如此。
    “还是先把卫星搞出来吧,争取10年内把北斗搞出来,在太空建立起足够的优势。”李暮开始计划。
    太空中的好东西可不少。
    远的不说。
    就说月球上,氦-3、钛铁矿、稀土元素等等,样样都是宝贝。
    “首先要把火箭技术解决,推进系统要上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还要把多级火箭的分离和控制技术拿出来。”李暮开始动笔。
    夏国距离东红1号卫星上天,还有着很多方面的技术挑战。
    除了火箭技术外。
    还有卫星技术、控制系统、地面支持系统、材料科学、系统工程等方面。
    当然,发射一个东红1号,并不是他的目标。
    毕竟其诞生的意义,主要还是在政治和技术方面,标志着夏国进入太空时代而已。
    上面既没有搭载科学仪器,也更多的功能支持。
    对于他们的科学发展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验证了很多技术,加强了他们的信心。
    “参考一下北斗试验1号吧。”李暮很快找到参考目标。
    托阿斯克还在京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福,他找到这些资料并不困难。
    从卫星结构的有效载荷和平台系统。
    到上面采用的多项关键技术,导航信号生成与发射、短报文通信、轨道控制与保持等。
    基本都有详细的记载。
    不过毕竟是2000年的东西,现在想要搞出来,也还是有许多问题。
    但完整版的搞不了。
    搞个删减版的,李暮还是有点把握的。
    ……
    本来打定主意要好好休息。
    一不留神。
    又研究了一个上午。
    李暮伸了个懒腰,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稿纸,随手塞进抽屉。
    这幅场景。
    看得刚刚进来敲门提醒他吃午饭的关建民一阵好笑。
    谁能猜得到。
    这些被李暮随随便便丢进抽屉的稿纸。
    上面记载的,就有可能是震惊整个世界的科技呢。
    就在他微微出神的时候。
    李暮已经拿起公文包,道:
    “今天我准备去一趟京影厂,你去开车吧,午饭我们就在那儿吃。”
    “不去京工院吗,今天阿列克谢应该会很着急找你吧。”关建民疑惑道。
    昨天天基工程的消息一出来。
    老大哥那边肯定急着想办法将事情搞清楚。
    但夏国不可能主动和他们解释。
    所以只能找曾经和阿列克谢谈过些许内容的李暮。
    闻言,李暮笑道:
    “就是要让他急才行,而且我也不能上赶着去,否则容易让人起疑。”
    “行。”关建民点点头,没有再问,转身飞快去准备相关事宜。
    ……
    京影厂,大门外。
    厂长田坊,带着厂里的领导班子,静静地等候着。
    过了大概半刻钟的功夫。
    远处渐渐出现五六个骑着自行车的人影。
    眨巴眼的功夫。
    这些人就到了近前。
    田坊连忙迎了上去,笑着道:
    “各位是半导体集团的同志吧,欢迎你们来到京影厂!”
    他一边说话,一边打量着这些年轻的面孔。
    半导体集团,在夏国还是非常出名的。
    其以几乎一己之力,带动了夏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国计民生的情况。
    而且规模至今仍在不断扩大,地位极高。
    打头的年轻人听到田坊的话,礼貌地说道:
    “田坊厂长你好,我是半导体集团产品部的组长,吴希。”
    “原来您就是和我打电话的吴组长,没想到您竟然这么年轻!”田坊有些惊诧道。
    对方的年纪看着顶多也就二十五六的样子。
    便当上了半导体集团这种重要单位的组长,不可谓不厉害。
    闻言,吴希笑道:
    “都是领导们的看重罢了。”
    “不说这个,我们尽快开始吧。”
    “这次我们带来了最新研发的半导体摄影机和彩色放映机等设备,在贵厂开展第一次试验。”
    他并没有多客套。
    而是选择直入正题。
    毕竟产品部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多。
    要不是听说这是李暮特别吩咐要注重的事情,他都不会在百忙之中抽空过来。
    “好好,吴组长,请进。”田坊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旋即,一行人便走进厂内。
    ……
    一边往里走。
    田坊一边向吴希介绍厂里的情况。
    待来到会议室后。
    又将等候在此的刘师隆、赵旦、于兰、谢芳等人介绍了一遍。
    这些都是他们厂的著名演员,拍摄了《英雄儿女》《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在最后,他满是高兴地说道:
    “吴组长,有了你们那边的先进摄影设备,再加上我们厂的好演员,一定能够拍出好电影。”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田厂长,我有一个拍摄电影的想法,不知道您要不要听一下。”吴希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