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推重比-《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1/3)页

    “鹤立鸡群”稻种的产量,并没有如他所期望的一般,达到亩产千亩的预估。

    反而产出的水稻参差不齐,没有一个像“鹤立鸡群”稻种。

    说到这里,原农平微微停顿了一下,道:

    “不怕李顾问您笑话,当时学校都传我疯了,只有一个学生敢回来看我。”

    “好在受到她的启发,我又找到了新的方向。”

    “而且托了帮我割水稻的同志们的帮忙,我发现‘鹤立鸡群’产出的1024株秧苗中,有768株为同一形态,256株为不同形态……”

    他缓缓地讲述着这些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不过提及曾经遭受的质疑和不公时。

    原农平的眼中却并没有多少愤恨之色。

    “所以鹤立鸡群低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做雌雄分离?”李暮反问道。

    虽说他有着后世的资料。

    但听杂交水稻的发明者亲自阐述自己的研究历程,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闻言,原农平点点头,道:

    “没错,就是这个原因。”

    水稻是两性花,也就是雌雄共体体。

    换句话说,水稻总是近亲结婚,所以产量提不上去。

    而想高产,就需要远亲结婚生子。

    如果“鹤立鸡群”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的话。

    就具备着雌雄分离的可能性。

    李暮听完后,想了想,道:

    “我觉得你的理论非常的不错。”

    “这样吧,一会儿吃完饭,你们跟着我一起坐车去农科院。”

    “我和金院长见过几次面,给他说说,争取让他给你们提供最大的帮助。”

    原农平在后世的地位,不亚于古代圣人。

    而且他不像是自己有外挂,是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的研究。

    以前是担心破坏其成长轨迹,才不好直接接触。

    但既然这次碰到了,能帮肯定要帮一下。

    “这点小事怎么能麻烦李顾问您。”原农平摇了摇头,道。

    话音刚落。

    他身旁的成立农就赶忙拉了一下他的衣服,道:

    “农平,你说得对,是不该麻烦李顾问。”

    “但我们来京都,人生地不熟的。”

    “如果李顾问帮忙,肯定能方便许多。”

    听到这话。

    原农平犹豫起来。

    见状,李暮笑着道:

    “不用担心麻烦我,你们做的是利国利民的事,就不是小事。”

    ……

    原农平最终还是没能拒绝。

    毕竟李暮能带他和成立农去农科院的话,确实能有很大的帮助。

    否则两个小地方的农校老师。

    能够得到多少重视,十分难说。

    于是,在吃完东西后。

    三人便动身前往农科院。

    ……

    到了地方。

    李暮带着人,出示证件后,便走了进去。

    三人一边走。

    一边还在闲聊。

    不过他能够看得出来,原农平的心思,已经不在和他的谈话上。

    见状,李暮也不再闲聊,带着两人快步来到农科院的院长办公室。

    就在三人来到门口,准备敲门的时候。

    走廊里突然响起一道声音,道:

    “你们是?”

    “金院长。”李暮回过头,看向农科院院长金山宝。

    只不过两人只见过几面。

    所以后者并没有立刻认出他。

    李暮也不着急,先介绍身旁的两人,道:

    “这两位是胡南安江农校的教员,原农平和成立农。”

    “他们这次来,是有一些杂交水稻的理论问题想向农科院求证。”

    “希望金院长您能够给予他们一些帮助。”

    听到他的这番话。

    金山宝下意识地看了看一旁的原农平和成立农,然后道:

    “杂交水稻的研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我建议你们还是换个方向更合适。”

    这话就是在拒绝了。

    倒不是看不起原农平和成立农。

    只是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国内外那么多的专家教授都没有能解决掉这个问题。

    “我觉得还是要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李暮笑着道。

    闻言,金山宝又看了看李暮。

    正想继续拒绝。

    却发现眼前的人看着似是有几分眼熟。

    不对,是很眼熟。

    他忽然震惊道:

    “您,您是李顾问?”

    “是我。”李暮摘下眼镜。

    见状,金山宝一改之前的态度,道:

    “来来来,里面请。”

    “既然是李顾问推荐的,我怎么都要帮忙才是。”

    “您放心,我们农科院一定会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

    他一边说着。

    一边热情地将三人邀进办公室坐下。

    这个转变,让一旁的原农平和成立农两人不禁有些愕然。

    但很快。

    金山宝就自己说出了原因,道:

    “李顾问,难道您有兴趣在杂交水稻上进行研究吗?”

    “只要您打算研究。”

    “我们农科院一定不遗余力地支持,满足您的一切需求。”

    他说话时,眼中满是兴奋。

    毕竟如果是李暮来做的话。

    哪怕是杂交水稻这种世界性的难题,也未必没有解决的可能。

    “哈哈,金院长您误会了。我暂时没有这个心思,也没有这个时间。您不知道,我今天一早才从实验室里出来。”李暮道。

    他没有将话说得太死。

    假如以后有机会在理论上帮帮原农平,他还是很乐意的。

    闻言,金山宝遗憾道:

    “那就太可惜了,要是您能够出手,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这话并非是在吹嘘。

    毕竟李暮可是曾经发明出拟新型化肥和农药,让无数人民吃饱肚子的人民科学家。

    在京都,乃至全国的科研界,也有着全才的美名。

    “您过奖了,杂交水稻是一项需要苦功的伟业。我是不合适的,但我很看好他们。”李暮笑道。

    听到他这么说。

    金山宝这才第一次将目光放到了原农平和成立农身上。

    打量的目光,立刻让两人有些紧张地坐直了身体。

    不过很快。

    原农平便反应过来,道:

    “金院长,我对我的理论有信心,也对这项伟业有信心!”

    “哦,你详细说说。”金山宝起了好奇。

    三系法在被刚刚提出来的时候。

    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

    作为一个创新性的设想,许多人都对它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持怀疑态度。

    这也就导致它的传播并不广泛。

    袁隆平当即道:

    “三系法的具体内容,包括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个体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