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卫星之父-《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2/3)页

    “你忘了,之前你跟我说过,想要研究卫星。”钱五师道。

    说完,他看了看孙加栋。

    发现后者还在纠结,他继续道:

    “孙教授结束研究之后,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第一台卫星的总设计师!”

    “那太好了,孙教授,我正好有许多想法想要和您讨论!”李暮眼睛一亮。

    自己一个人研究,总归是差点什么。

    如果能够设计得这个夏国“卫星之父”帮忙。

    那么至少能够先将他整理好的资料拿过去,帮助他们先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等等,李顾问,您让我先冷静冷静。”孙加栋连忙道。

    他现在脑子里像是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一个让他继续研究D弹,另一个让他去研究卫星。

    鱼和熊掌,真是一个幸福的烦恼啊!

    见状,李暮笑道:

    “有什么好冷静的,孙教授,D弹归D弹,卫星归卫星,咱们可以一个一个来嘛。”

    他自然看出了孙加栋的想法。

    不过在卫星这块交给对方是没跑的。

    毕竟要是抢了对方“卫星之父”的名头,难免有点说不过去。

    “您的意思是,都,都搞?”孙加栋瞪着眼睛,满是不可思议道。

    都要。

    他还真没考虑可以这样。

    倒不是想不到。

    而是不敢想。

    毕竟陆基远程D弹、卫星,单拿出一个,都是要花上五六年才能拿有所成果的研究项目。

    李暮笑道:

    “对,都要搞。为什么不能呢?”

    孙加栋听到李暮的豪言壮语,忍不住轻吸一口凉气。

    他浑身的热血,仿佛都被这句话瞬间点燃。

    是啊,都搞不就成了。

    可夏国现有的技术和条件,真的能够成功吗?

    还有自己。

    他有这个能力,能够同时研究两个项目吗?

    这两个问题,徘徊在孙加栋的心间。

    不过他最终还是道:

    “李顾问,只要您带头,我肯定跟着您去研究!”

    “这个恐怕不行。”李暮无奈道。

    闻言,才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和李暮一起克服的孙加栋有些傻眼。

    他会做出这个决定。

    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相信李暮的能力。

    孙加栋连忙问道:

    “您不参与吗,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我是卫星的总设计师?”

    “您千万不要有顾虑,我回去就跟上面说愿意辞去这个位置!”

    听到这话。

    李暮哭笑不得道:

    “不是这个原因,是我个人的时间有限,很难带团队研究而已。”

    要是他去带头研究卫星或陆基D弹。

    那么很多时间可能都要待在九全的卫星发射基地。

    如此威龙-1战斗机和玄武-1主战重坦等项目的进度,都会受到影响。

    “我可以替他证明,李暮现在在研究什么东西我不清楚,但手头的项目绝对不少于3个!”一旁的钱五师笑道。

    孙加栋这才露出恍然的神色。

    他紧接着为难道:

    “可是不是您带头的话,我自己恐怕难以把握卫星和陆基D弹的研究。”

    先不说陆基D弹。

    就说夏国的卫星技术研发,目前仍在起步阶段。

    他这个总设计师,也是在结束东-2D弹后才被正式任命。

    整个研究团队现在都还在组建当中。

    否则也不至于一听到钱五师说李暮对卫星研究感兴趣,就马上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

    “您太谦虚了,能在这个年纪就被上面任命为卫星的总设计师,能把握不住?”李暮好笑道。

    就算忽略其后世的成就。

    三十四五岁就能当上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的总设计师的人。

    天赋和能力都绝对是没的说的。

    孙加栋迟疑道: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难道你不愿意?那我可就找其他人了。”李暮笑道。

    闻言,孙加栋当即摆手道:

    “不不,我怎么可能不愿意!”

    “愿意就好,走,上面去,我和你好好说说卫星的事情。”李暮直接道。

    说完,他也不含糊,当即将人拉着走上了楼。

    一旁的钱五师见状,也笑呵呵地跟在两人和面,打算看看李暮打得到底是什么主意。

    他也有点好奇。

    要说李暮能一个人担任2项,甚至是3项、4项研究项目。

    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怀疑。

    可让孙加栋干。

    未免有点难为人了。

    虽说造出东-2D弹确实是个了不得的成就。

    但卫星的研制难度,较其犹有过之。

    至少对于D弹他们还有一些基础。

    可卫星方面,确实落后太多。

    换做任何一个人,怕是都唯恐时间没有全部用在上面,遑论是再负责一个同等难度的研究项目。

    ……

    回到家中。

    李暮将钱五师和孙加栋两人带到书房。

    先给两人泡了杯茶。

    他也没有着急,而是先询问孙加栋技术方面的问题。

    按道理来说。

    这些属于最高级别的研究机密。

    不过在来之前。

    他就已经得到了上面的授意。

    内容也很简单——知无不言。

    他首先从运载火箭技术开始。

    这方面主要有两个难点。

    其一,推进系统。

    孙加栋介绍道:

    “我们现在的火箭发动机在燃烧稳定性、燃料效率、材料耐高温性能等技术方面,还尚未成熟。”

    “我们现在也缺乏大推力液体燃料发动机的研发经验。”

    “还有多久火箭的分离和控制技术,现在也没有太多的研究资料可以参考。”

    说到最后。

    他不免长叹一口气。

    虽说当时在领导面前接下任务的时候拍着胸脯信心满满。

    但真正开始研究。

    才发现其中的千难万难。

    没有个三五年的功夫,他们恐怕连将卫星送上天的能力都没有。

    “燃烧稳定性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喷注器、引入阻力装置和改进燃料配方的方法解决。”李暮听完后道。

    一边说,他一边从抽屉离抽出一沓稿纸。

    上面是多孔喷注器、阻尼装置的设计草图。

    至于燃料配方,这个没法直接给。

    但李暮还是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决思路。

    那就是利用添加剂或调整燃料/氧化剂的方法,去抑制不稳定燃烧的现象。

    “这,这……李顾问,您这也太厉害了吧!”孙加栋瞪大着眼睛,满是不可置信。

    他看着摊开在桌面的稿纸。

    整个人都因为激动而微微地颤抖着。

    不止是燃料稳定性的问题!

    还有燃料效率和耐高温材料,也均有清晰的解决思路。

    比如利用分级燃烧循环,从而充分利用燃料能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