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氢弹-《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1/3)页

    听到李暮的回答。

    邓家等人先是愣了愣,旋即很快也反应过来。

    如果即便是伏击,也很难对M帝的舰队造成威胁的话。

    那么只有同归于尽这一个方法,才能换取较大的赢面。

    虽说有些残忍。

    但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牺牲一艘潜艇去换一艘航母,绝对是个划算的买卖。

    邓家、郭淮和于鸣几人都没有再说话。

    感伤、愤怒、或是不甘,这些都是无用的情绪。

    他们深深地知道。

    只有夏国真正地强大起来,才能够无惧一切威胁。

    大蘑菇还不够。

    ——还需要更多的先进武器,才能够保卫好他们的祖国,保卫好他们的人民。

    ……

    吃过饭后。

    众人立刻拉上李暮,继续讨论起问题。

    现在大蘑菇虽然爆炸了。

    但并不代表着完全成功。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他们解决。

    比如技术层面的武器化程度低、可靠性验证不足、运载工具落后等等。

    邓家道:

    “我们现在使用的塔爆实验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在没有完成小型化之前,很难直接作为实战武器使用。”

    “仅仅通过一次试验,也无法安全验证装置的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和起爆控制系统。”郭淮接着道。

    一旁的陈开甲也跟着道:

    “运载工具也是个问题,我们现在还缺乏可靠的远程投送手段。”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飞快分析了一下目前的问题要点。

    当然,不是说没有其他问题了。

    原材料储备有效、工业配套薄弱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是目前来说不是那么紧要。

    就在他们讨论得渐入佳境的时候。

    坐在李暮身边,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于鸣看着李暮,忽然道:

    “李顾问,您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听到这话。

    房间里的所有人渐渐安静下来,将目光投向李暮。

    这些天来。

    李暮和他们交流了不少想法。

    他们也清楚李暮想要研制陆基洲际D弹的想法。

    不过说实话。

    这也就是李暮说,换做其他人,他们恐怕要以为对方是不是发烧烧糊涂了。

    夏国现在搞陆基洲际D弹?

    太难了。

    “我觉得大家分析得很对,这也是后面要去解决的问题。”李暮答道。

    闻言,众人不免有些失望。

    不过紧接着。

    他们便听李暮继续道:

    “但我认为啊,下一步还是要集中力量,争取尽快将氰弹造出来!”

    众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步子,迈得还是挺大的。

    “我觉得李顾问说得对,氰弹的威力是大蘑菇的几百倍,是我们必须要攻克的目标!”于鸣支持道。

    他不仅没有惊讶,反倒觉得这才正常。

    毕竟是李暮。

    这个夏国科学家的传奇,要是只盯着解决一些“小问题”,才叫人奇怪。

    邓家道:

    “氰弹是比大蘑菇更复杂的‘热原子武器’,还有氰弹的构型设计。我们现在缺乏国际资料参考,所需的氚化锂等材料也不具备,难度很大啊!”

    他话是这么说。

    眼睛却一直紧紧地盯着李暮,满是期待。

    其他人亦是如此。

    尽管研究基地远在天边。

    但时不时前去京都用超算完成计算任务的时候,他们还是听说了李暮喜欢做好方案再提出项目的事情。

    “材料制备的问题我可以解决,至于构型,咱们这么多人,还能想不出来不成?”李暮笑道。

    这次他倒是没有“大包大揽”地放出豪言,说自己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毕竟氰弹的研究,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构型这个东西,他现在也无法获取。

    虽说阿斯克现在在他的建议下,仍在后世的夏国愉快地玩耍。

    但这种机密中的机密,一般来说都会严格保存,甚至可能只有纸质档案,没有电子存档。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找到构型的资料,无疑千难万难。

    当然,采用国外的构型也还凑合。

    可凑合的话,著名的“于鸣构型”还会不会被提出来,就是个未知数了。

    和“钱五师弹道”一样。

    于鸣构型不同于国际主流设计,具有小型化、成本低、高实用性等特点。

    后世夏国能够储备大规模的大蘑菇,和这个构型秘不可分。

    邓家笑道:

    “李顾问说得没错,我们连大蘑菇都造出来了,还怕造不出来氰弹嘛。”

    他说完后。

    其余的郭淮于鸣等人,也纷纷表示支持。

    虽说难度是有。

    但从到有,他们连大蘑菇都造出来了,又怎么可能被一个氰弹吓倒。

    紧接着。

    于鸣便提出了一个问题,道:

    “那么在构型方面,李顾问,您觉得我们要往什么方向研究呢?”

    这话一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现在国际上采用的氰弹设计构型,主要是有M第科学家提出的T-U构型。

    不过夏国在这方面,除了名字外,基本没有任何资料。

    “于教授您会这么问,看来是有想研究新构型的想法啊。”李暮笑着道。

    他倒是不清楚于鸣什么时候开始的构型研究。

    但以对方的能力,现在就有想法,并不奇怪。

    于鸣道:

    “确实有一点想法,不过我总觉的不够完善,所以想跟您取取经。”

    “您太高看我了,我哪懂什么构型。”李暮连连摇头。

    闻言,于鸣倒也不失望,道:

    “我相信您的能力,肯定能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

    “先跟您说说我的想法吧,我打算在对热原子燃料压缩和能量传递方式的技术路径上做研究。”

    “我们对T-U构型所知不多,仅仅了解它是实现热原子燃料的高效辐射内保压缩,依赖初级裂变爆炸产生的X射线……”

    他慢慢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众人听完后,不由得陷入漫长的沉思。

    毕竟于鸣提出的是一个新的构型研究方案,很多地方能不能行得通,会不会有问题,大家心底都没有答案。

    李暮倒是没这份担心。

    就刚刚所说的内容。

    他发现于鸣的想法,和自己所能搜集到的资料大差不差。

    虽说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但方向肯定是没错的。

    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推上一把。

    至于更多的,能不做就不做。

    否则要是不小心被他带歪,导致于鸣构型没搞出来,就有点叫人难受了。

    ……

    一直讨论到深夜。

    李暮在回到基地的宿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