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到底是怎么靠得这么近还没被发现的?-《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3/3)页

    但因为陆基洲际D弹和氰弹的事情,多留了差不多很长的时间。

    要是再不回去。

    京都那边的研究进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就在他们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

    邓家、郭淮、于鸣等人,也从宿舍外走了进来。

    一进门。

    邓家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顾问,现在M帝的航空母舰都被我们打败了,您总能把秘密告诉我们了吧?”

    “是啊,您要是就这么离开,我们恐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晚上都睡不着觉了。”于鸣跟着道。

    他们之前不问,是觉得是研究机密。

    可现在夏国已经拿出来投入实战。

    并且大发神威地打败了长期以来肆无忌惮侵害他们领海权益的M帝和运输大队长。

    那么被分析出来,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此时他们再问,也就没什么影响了。

    李暮笑道:

    “我就知道各位会忍不住过来问。”

    “不过‘打败’这个词,其实并不恰当,应该说是逼退才对。”

    “这次我们海军应该是采用了消声瓦和消声涂料,避开了M第的声呐探测,所以才能出奇制胜……”

    他简单说了说情况。

    不过这也足以让众人推测出事情的全貌。

    利用消声瓦和消声涂料,达到隐身的效果,从而悄无声息地接近M帝的航母。

    再杀其一个措手不及。

    只要距离够近。

    就算航母的武器在现今,火力再强大。

    M帝也得面临一个问题。

    ——和潜艇换,值吗?

    从结果看,答案不言而喻。

    哪怕被夏国打败有点丢脸,M帝也还是没舍得拿一艘航空母舰挣这个脸面。

    不过邓家等人高兴的同时,又难免感慨自责,道:

    “多亏了这消声瓦和消声涂料啊,否则此时我们国家恐怕就危险了!”

    “谁说不是呢,大蘑菇刚刚爆炸,难保M帝不会想借此事做文章!”

    “不过这种方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尽快研制更加强大的武器,才能够巩固我们的国防!”

    ……

    潜艇换航母。

    听着是听不错。

    可不提M帝未必想不出反制的手段。

    因为武器装备的落后,导致战士们不得不以这种壮烈的方式换取胜利,就是他们这些科学家的无能!

    “总有一天,我们会改变这一切!”李暮郑重道。

    闻言,于鸣激动道:

    “说的没错,李顾问,要不我跟着您研究陆基洲际D弹吧,有了他,咱们就不用再怕M帝佬了!”

    “不行!”李暮吓了一大跳,脱口而出道。

    闻言,于鸣疑惑道:

    “为什么不行,难道您觉得我的水平不够?”

    “当然不是,只是你们现在要研究氰弹,这个才更要紧。否则即便有陆基洲际D弹,只有常规弹头威慑力也十分有限。”李暮解释道。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原因。

    如果能得到于鸣的帮助。

    对于陆基洲际D弹的研制,肯定十分有利。

    但问题是于鸣构型就没了啊!

    要是这个构型搞不出来,未来至少损失几十上百亿不止,他当然必须得拦住。

    于鸣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当即道:

    “是我欠考虑了,不过我还是很想跟着您研究的。这样,等我这边的研究完成,再去找您如何?”

    听到这话。

    李暮还没回答。

    一旁的邓家就调侃道:

    “你这就是不相信李顾问了,等我们研究出来,他还能搞不出陆基洲际D弹?”

    “好像也是。”于鸣回过神来,不禁笑了笑。

    众人闻言,也是一阵大笑。

    要是等他们完成了氰弹研究,李暮还没把陆基洲际D弹拿出来,也就不叫李暮了。

    “你们这是给我上压力啊!”李暮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他却没有反驳。

    毕竟打得准的陆基洲际D弹难搞,可搞个打得不准的难度却不是特别大。

    而且以氢弹的威力,也不用担心炸不着。

    ——反正就是那一片。

    邓家笑道:

    “对于别人来说是压力,但我们相信对于李顾问您来说不是。”

    其余几人,纷纷点头认同不已。

    李暮两次来研究基地。

    一次为他们解决了铀-235等关键材料的提纯问题。

    一次给他们提供了许多氰弹的研究思路。

    要不是知道京都那边肯定不会放人。

    他们都想强行将人给留下来了。

    “不说这个了,我马上就要走了,要不咱们再讨论讨论构型的问题,我最近刚刚有了新想法。”李暮道。

    闻言,邓家等人互相对视一眼,立刻道:

    “那还等什么,咱们马上开始吧!”

    这些天来在构型的方向上,李暮给了他们许多的灵感。

    虽说离找到方向还差上不少。

    但也大大减少了研究时间。

    所以这个新想法,他们十分期待。

    ……

    3天后。

    京都火车站。

    年节已过,火车站人流如织。

    但在今天一早。

    经过各级部门的协调后,依旧留出了4个小时的空窗期,专门供一辆专列停靠。

    站满警卫的站内。

    李暮带着关建民和赵参军从火车上走下。

    迎面便看到国科院的院长郭默迎了过来,道:

    “哈哈,连年都没过完就出了门,这一趟辛苦了吧。”

    “这样,给你放个长假,回家好好休息五六天。”

    “等觉得休息够了,再继续去研究也不迟。”

    听到这话。

    李暮心里就大概清楚,自己走的这段时间,各个研究项目应该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

    他笑道:

    “在火车上躺了3天,早就休息够了,我看就不用给我放假了。”

    闻言,郭默笑而不语,看了看旁边的关建民。

    后者立刻用夸张的语气道:

    “郭院长,我替他保证,他绝对没撒谎,在车上一天整整休息了8个小时!”

    李暮看着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指比8的关建民,忍不住脸色微黑。

    不过他也没法反驳。

    甚至要是深究的话,其实每天还不到8小时。

    毕竟每次被劝回车厢休息后,他都还要再偷偷看2个小时左右的书再睡。

    “这样吧,给你3天的假,你也走动走动,这几天又有不少国外的外交团要过来,说不定会找你。”郭默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