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几十倍? “您是说,一台01型计算机的价格,才不过1百万M刀?”费曼惊讶道。 李暮疑惑道:“不然呢?” “我们那边一台卖500wM刀。”费曼咬牙切齿道。 不止是他。 周围的很多学者,也是被震惊到了。 100wM刀。 那他们各种托关系找人,花了500wM刀去买的人,岂不是大冤种! 看见他们傻眼的表情,李暮差点忍不住笑出声。 对于01型计算机的售卖,他就关心了一下销售额,对着这些了解得不多。 没想到Z本们坑起自己人来,也是毫不留情啊。 他们也才卖100wM刀一台而已,对方反手就翻了5倍卖出去。 “500wM刀一台,确实非常昂贵了一些,如果大家还没有购买的话,我建议不要购买了。毕竟它确实难以满足软件工程的研究需要。”李暮道。 费曼气呼呼道: “我上周才自掏腰包花费大价钱自己买了一台。” 他的表情,一时让周围的人忍俊不禁。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研究所购买,自掏腰包的人反倒不多见。 “那我建议您现在就把他出手掉,因为再过不久,我们应该马上就要发售02型计算机了。”李暮笑道。 他也没想到费曼能这么倒霉。 不过对方研究的量子电动力学,有先进计算机的帮助确实能剩下许多功夫。 就是运气确实差了些。 费曼原本的怒气一下子消失,反而惊喜道: “什么,要发售02型计算机了!它的算力能达到多少次每秒?” 相比于那点金钱上的损失,他更在意研究上的事情。 周围的各国学者,也是一个个眼睛睁得锃亮,满是期待地看着李暮。 更先进的计算机,代表着更强大的算力。 这对于推动他们各自的研究,将会有着巨大的帮助! “1000w次每秒。”李暮缓缓道。 闻言,大礼堂内的所有国外学者,都忍不住沸腾起来。 1000w次每秒,整整10倍的提升! 费曼惊叹道: “这简直匪夷所思,我实在是好奇,贵国的科研工作者是怎么完成的,要知道在5年前,贵国甚至连计算机都还没有!” 别说是他。 其他人也是满脸的震惊和不可置信。 要说100w次每秒,他们还能够接受。 毕竟虽说有领先,但也不是很夸张。 可1000w次每秒,恐怕M帝和红色联盟都未必有这个技术。 不,不用恐怕,就是没有。 否则以那些商人的习惯,早就标出价格,让他们买单了。 “这个嘛,当然是因为我们国家科研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了。”李暮笑道。 听到这话,费曼当然不太甘心。 不过转念一想,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敏感。 甚至有可能和神秘的河图有关,李暮不说也很正常,因此他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于是他转而又和李暮继续探讨计算机算力对软件工程影响的问题。 其他的国外学者也是如此。 好奇归好奇,夏国怎么研究出的1000w次每秒计算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特别的重要。 重要的是算力提升10倍之后,软件工程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又会对他们的研究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 对此李暮的解答也十分简单,道: “计算机算力的提升,会使得软件工程具备更加复杂的功能,具备更强大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就以克里克教授研究的分子生物学为例。” “我们完全可以开发工具,来用于比对DNA、RNA和蛋白质序列,识别相似性和功能……” …… 听着李暮的侃侃而谈。 在场的所有国外学者们,多不由得陷入了漫长的寂静。 因为他们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李暮知道的这么多。 是不是代表着,夏国已经开始在研究了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 哪怕夏国在科技方面,整体上的确落后他们各自的国家许多。 但只要给他们一些时间,一定能够追赶,甚至实现超越。 …… 学术交流会过后。 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们,飞快地将消息传回他们的国家。 在得知夏国已经拥有算力达到1000w次每秒的计算机的时候。 除了M帝和老大哥之外。 大多数国家都不太愿意相信。 比如大嘤的太晤士报就声称,道: “夏国绝对不可能有用这样先进的计算机,这毫无疑问是他们自欺欺人的手段!” 不过这些言论,很快在各国学者的共同发声下,被迅速驳倒。 再加上M帝和红色联盟一句话都没有说,更加坐实了算力达到1000w次每秒计算机的事实。 毕竟要是夏国真没有的话。 两个国家都不可能将这个可以增加他们威望的名头让给夏国。 于是一时之间,各国求购02型计算机的订单,如同雪片一般飞入外贸委员会之中。 02型计算机的生产线,更是24小时不停地开始生产,用以满足世界各国的需要。 这让M帝和老大哥看得那叫一个羡慕。 毕竟夏国的02型计算机,一台就是500wM刀。 虽说成本是多少他们不清楚,但按照他们所想,怎么着也能赚上一半。 而这次世界各国的购买狂潮,带来了至少1000台计算机的订单。 也就是说,夏国这一次交易,至少能赚25亿M刀的收入。 虽说这些钱不是马上就能全部到夏国的手上。 但哪怕只有十分之一,对于夏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也能有巨大的帮助。 …… 2天后。 在国科院和外交委员会的联合举办下。 夏国在人们大会堂,召开了第一届群星奖的记者招待会。 作为代表,李暮宣布了这一届入选群星奖的各国科学家名单。 不过相对于这个。 各国明显对他更感兴趣。 在记者招待会结束后。 盛情邀约他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这他当然不会答应。 不过他也没有完全拒绝。 毕竟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和各国公开交流的机会。 所以在他的提议下,上面商量再三后,将这个机会交给了半导体研究所的副所长王绶觉。 起初各国的学者还有点不满,认为夏国随便派派个人忽悠他们。 不过在见识到王绶觉的软件工程实力之后,便被迅速折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