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世界各国破口大骂(大结局)-《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2/3)页

    闻言,张伟重重地点点头,道:

    “对,是李暮先生的出现。”

    “在我们国家,很少会将一段历史的成就,归功于一人。”

    “但只有李暮先生是特殊的,他的出现,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当时我国科技发展的漫漫长夜!”

    他说完后。

    下面忽然有一个学生举起手来,道: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最近西方媒体说我们国家是获得了外星科技,才发展的这么快,根本不是李暮先生的功劳,您觉得有这个可能吗?”

    听到他的话后。

    坐在下面的其他学生,也开始议论起来。

    “绝无可能。”张伟斩钉截铁道:

    “同学们,你们要有自己的辨析能力,这些言论都是西方国家的阴谋,目的就是为了让污名化我们的英雄!”

    举手的学生道:

    “老师,我没有不相信李暮先生的意思。”

    “只是觉得奇怪。”

    “为什么在60年代这么厉害的李暮先生,在得到软件工程之父的成就后,便没有再有什么科技成果了呢?”

    张伟笑道:

    “那是国家没有公布而已,那一代的科学家们,为了科技的发展,隐姓埋名是常有的事情。”

    “而且李暮先生也不是完全没有消息。”

    “现在我国有很多科学家,比如六代机的总设计师、055大驱的总设计师,都公开表示师承李暮先生……”

    他一一地列举当下夏国科研界一些大佬的名字。

    不客气的说。

    夏国学界现在的一圈大佬,都和李暮有联系。

    当然,也正因如此。

    听到这些的学生们,反倒更加疑惑了些。

    举手的学生继续道:

    “可是李暮先生只有一个人,真的能完成这么多的东西吗,而且国家也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

    他的话也引起了学生们的讨论。

    毕竟对于李暮这个历史人物,还是有许多谜团的。

    年少成名,很早便成为全国知名的科学家,研究领域广泛,成绩斐然,还被授予“人民科学家”的美誉。

    这样的人物,在80年代后便忽然销声匿迹,确实让人奇怪。

    “这个问题,我想你们应该自己去找答案。你们是这所‘李暮中学’的学生,如果足够努力的话,或许能接触到一些国家机密。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记得告诉老师哦。”张伟笑道。

    他其实也不敢肯定。

    毕竟历史书上的记载,确实是过于夸张。

    只可惜这个答案,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历史老师,是没有办法得知了。

    不过这些学生们还是有机会的。

    举手的学生耍宝道:

    “行啊,但老师我们敢告诉您,您敢听吗?”

    “不敢。”张伟果断道。

    速度之快,语气之坦然,让教室内的所有学生一时都有些忍俊不禁。

    见状,张伟道:

    “这有什么好笑的,国家机密容不得儿戏。哪怕你们以后不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也要谨记着一点。”

    “好了,扯远了。”

    “接下来我们继续说一说我国近代农业的发展史,我们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的科学家。一位是原农平先生,至于另一位……”

    他故意拉长了音调。

    下面的学生,也非常配合地说出了那个名字,大声道:

    “是李暮先生!”

    “没错,原农平先生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够研制出杂交水稻,多亏了李暮先生的帮助,话说当年……”张伟又开始聊了起来。

    学生们倒是不介意他讲一些书本外的内容。

    毕竟翻开夏国的近代发展史。

    第一章的序言,便是对李暮的简介。

    然而其本人身上笼罩的迷雾实在是太多,唯一能够查到的资料,也只有在70年代拍摄的一部《李暮传奇》。

    但电影中只提及了李暮在大学时期左右取得的成就。

    至于往后去到了什么单位工作,研究出了什么,根本查无可查。

    这也是之所以那些西方媒体敢肆无忌惮地抹黑的原因,毕竟他们本国人也不是特别了解。

    就在张伟说得兴起的时候。

    忽然,学校的广播内传来声音,道:

    “请全校师生注意,立刻到操场集合!”

    “请全校师生注意,立刻到操场集合!”

    “请全校师生注意,立刻到操场集合!”

    ……

    声音一直重复了好几遍,才逐渐停下。

    听到广播的张伟,当即带着学生们,有序前往操场。

    用了10分钟左右。

    李暮中学2000多名师生,便在操场上排成了有序的阵列。

    只不过因为人数太多,难免有些嘈杂。

    就在学生们抱怨着又要听无聊的讲话的时候。

    站在上面的老校长,缓缓走上主席台。

    在他的身后,伫立着一尊铜像。

    铜像的面孔十分年轻,一身中山装,目光淡淡,注视着远方,仿佛透过历史的迷雾,看到了现在。

    老校长站在铜像前,目光满是哀伤。

    他没有说话,只是长久的沉默着,背影苍凉而又寂寥。

    下面的学生们不自觉地停下了嬉戏和打闹,目光看向站在上面的老校长。

    每个人的心中,都仿佛有一种要发生什么大事的感觉。

    过了许久。

    老校长才勉强抑制住悲痛的情绪。

    他缓缓地拿起手中的一纸通知文件,用颤抖的声音,道:

    “就在刚刚,我们的国家,永远地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李暮!”

    ……

    2050年9月17日9时22分。

    夏国官方发布讣告,宣布著名科学家李暮先生,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内容十分简单。

    没有提及李暮生前的功绩,只有一句简简单单的通知。

    天谙门广场,国旗降半旗致哀。

    互联网上的一切内容,都变为黑白画面,以示对其逝世的哀悼。

    新闻媒体循环报道着李暮生前对国家的贡献。

    不过人们感伤缅怀的同时,倒也没有太过惊讶。

    毕竟像李暮一样功勋卓著的科学家,陆续凋零是不可挽回的事情。

    虽说李暮非常著名。

    但相比于钱五师、于鸣等这些大佬。

    在80年代后便没有成果现世的他,还是要差上一些。

    但紧接着。

    夏国官方平台便开始公布一些曾经被封存的机密。

    首当其冲的。

    就是被世界各国情报部门研究来研究去,最终给出“夏国一定是获得了外星科技”的秘密。

    ——河图、天工、造物的身份,其实都是同一人。

    而那个人的名字,不言而喻。

    消息一出。

    举世皆惊!

    别说是M帝、北熊等其他国家想不到。

    就连夏国人民也想不到,做出百万亿次超算的河图、造出航空母舰的天工、发射过载人航天火箭的造物……

    竟然是一个人!

    还不如说是他们捡到了一艘外星飞船更加合理些。

    如果这是真的。

    也就意味着。

    李暮一个人,扛起了夏国从60年代起的科技发展大旗,让夏国在半导体、计算机、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

    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领先!

    可事实就摆在所有人眼前。

    夏国官方发出的声明,绝无半点造假的可能。

    河图、天工、造物——皆是一人。

    这样一来。

    长久困惑着历史学家们的问题,也瞬间得到了解释。

    80年代后,李暮并没有“消失”。

    而是为了国家的科技发展,隐姓埋名,呕心沥血地完成一样又一样地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

    ……

    M帝、北熊、大嘤和法蓝西等四国,也很快收到了夏国向世界发出的讣告。

    看到夏国承认李暮身份的一瞬间。

    每一方都很懵逼。

    没办法。

    他们查了太久太久,想了很多种可能。

    但就是没有将这个考虑进去。

    一个人造出了超算,造出了航空母舰、造出了洲际D弹,造出了无数帮助夏国走向强盛的先进科技武器!

    这合理吗!

    显然不合理啊!

    要真的是一个人干的,他们那么多科学家前赴后继、呕心沥血地追赶算什么!

    可容不得他们不信。

    因为夏国紧接着便宣布了将为李暮举行国葬的消息。

    10月1日,举国相庆之时,亦举国同哀!

    ……

    M帝和北熊气得快疯了!

    因为他们突然发现。

    如果夏国没说谎。

    两边都有很多次机会,能将夏国崛起的关键人物——李暮,给掐灭在摇篮中。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夏国崛起,已然是既定的事实。

    甚至他们还要担心一个问题。

    那就是一个人就造出洲际D弹、航母这些强大军工武器的李暮,在晚年的这段时间,究竟在研究什么。

    没人想得到。

    也没人敢去想。

    到了这个时候。

    M帝和北熊,甚至要开始抱团取暖。

    两国在看到讣告后的短短3天时间。

    双方首要领导人便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通话,达成了什么协议,完全不为人知晓。

    但双方军队在此后5天,便迅速联合大嘤、法蓝西、小日子等多个国家,在海上展开联合军演。

    声势之大,意图昭然若揭。

    夏国发现后。

    也没有半分退缩。

    早在055大驱出来的时候。

    外交委员会的腰杆,就从来没有软过。

    在重新声明和平发展原则后。

    便直接宣布,倘若各国不停止带有挑衅意味的军演,便将全面切断高科技出口、限制攻击技术合作、封锁关键供应链。

    这三条政策一出。

    瞬间吓坏了大部分国家。

    毕竟他们的半导体、航空航天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极其依赖夏国出口。

    如果夏国停止供应。

    芯片自给率连20%都没有的他们,过上几年,可能连制造电饭煲的芯片都不够用。

    不过M帝和老北熊难得的硬气了一回。

    毕竟他们都清楚。

    要是这回怂了。

    以后就真的要被夏国拿捏到死!

    ……

    来到国庆。

    原本热闹繁华的节日,也因李暮的逝世,染上了一层哀恸的氛围。

    就连新闻上直播的大阅兵。

    每一名战士的手臂上,都绑着一条黑色布带。

    主要领导发表讲话,号召全国人民,为李暮的离去,默哀3分钟。

    警钟长鸣,生生不息!

    装着李暮的遗体的冰棺被来自政界、军界、学界的无数领军人物托举着,走向国葬地点。

    待冰棺停留后。

    主要领导继续道:“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揭开尘封的历史,去走入李暮先生的一生。”

    “从双向手电钻开始,到顶吹氧气转炉,到第一代超算、再到玄鸟-1直升机……”

    全国人民都在默默听着。

    在缅怀的同时。

    他们也惊奇的发现,李暮所做出的科技,要远比他们所想象得要多。

    大到原子能潜艇、航空母舰,小到个人电脑、移动手机。

    几乎在高精尖的科研领域和制造领域。

    总能看到李暮的影子。

    就好像这个人无所不能,做什么,成什么。

    然而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夸张的是,主要领导念了2个小时,才念完李暮40岁之前所做出的成就。

    这简直不可思议!

    ……

    不止是夏国自己人这么想。

    M帝和北熊两边也这么想。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夏国的主要领导念了4个小时。

    念到人都麻了。

    才听到六代机和055大驱这里。

    让他们都产生了一种魔幻的感觉。

    这还是人?

    而紧接着,回过神来,两国又开始害怕起来。

    因为夏国在10年掏出六代机和055大驱这些东西之后,便没有再公布过新的武器。

    本来他们还以为是那一代的河图、天工、造物等团队的人员陆续去世,所以才没有进展。

    现在看来。

    根本不是这样。

    三者本就是一人。

    而且这个人还在这之后,活了40年的时间。

    就算人老昏聩,去除10年的时间。

    也至少有30年的研究期。

    那么问题就来了。

    夏国到底研究出了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