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流逝-《失格魂萦》


    第(3/3)页

    变大,再大,芳子整个身体被繁星包裹起来变成了一束光,

    消失的来无影踪...

    空气渐渐寒冷,一只扁舟缓缓在江面上行驶。这艘渔船的师傅头顶“斗笠”、“蓑衣”划着桨叶载着船上一行人向岸边靠拢...看起来这里的气候比之前的地方要“寒冷”一些...

    “伙计,划过江的对岸再从陆路一直北走就到关口啦”!

    这位渔民看样子是一个很老道的师傅,在他划桨的动作中衣服被带动下滑空出的部位,有一处很明显的“雀鸟”刺青。随着动作幅度的加大,图案的清晰度也越来越明显突出。

    “斗笠佬”!

    余文芳在昏睡的过程中看到了这景象渐渐苏醒了意识。

    “不要动弹小姑娘,小心小命难保”。

    这位划桨的“斗笠佬儿”话音刚落,随后嗓音里发出独特类似鸟鸣的声音逐渐变大,于是两岸栖息的种种鸟类从江边上四散开来像是打破了某种平静。

    “有没有苞米啊老人家”!?

    这时在鸟散尽的芦苇丛中窜出一个“渔民”在扯着嗓子问道。

    “苞米拿着了,两钱一袋”...

    斗笠的老头张口叫唤着。

    耳听的话音刚刚落下,两岸的芦苇丛里开出了两队渔船。船上的人似乎都不是渔夫,而是头戴“斗笠”一身“蓑衣”的匪患。人人狰狞的面庞下都有着“刺青”的部位,腰间都有类似“邱睿”随身携带的仆刀。

    “卉儿,我们到了,简单歇息吃点口粮再上路”...

    邱睿从船帐中走出,一言不发的望向江面。

    以抱拳礼示意两岸的好汉。

    随后传来两岸的鸣叫声,像是某种浪客归家的信号。

    “给她解绑,押到主船”...

    邱睿对划桨的渔夫轻声说道。

    “先生有礼,等晚上你就能见到“少爷”了!”

    老渔夫做了拱手礼说道。

    “师傅辛苦了,这一路都托您的照顾”。

    邱睿回敬道。

    “邱先生,久仰您的大名,请坐。”

    头戴斗笠的人群中一位身着大褂的男人说道。

    被松绑的余文芳环顾四周,从里向外看。一艘收拢江帆的大渔船停靠在江面上,四周貌似有小渔船戒备着“主船”的安全。船内的两旁有挂着“佛家”的挂像,中间则是供奉着“斗笠佬”们信奉的活神“步祖”神像。神像那面墙上挂着三个大字的牌匾“聚义厅”...

    “...”

    邱睿使了一个眼色后,卉微把余文芳带离了渔船大厅....

    “北疆都司的兵变,还需要先生替少爷去看看”...

    男子说。

    “师傅费心了,十年前我因戡乱之事被少爷救起,现在北疆的弟兄们有难,我本应去解救他们的困苦啊!”

    邱睿煽情的说道。

    “北疆都司是北方一支很大的兵所,兵变逃离的兄弟们与我们接头后就会撤到南方,此次前往先生还是要多多注意安全啊!”

    大褂男子神情严肃的说道。

    “不必先生费心,此次北行那里都有我认识的旧部,等接到他们后就与先生汇合。并且又有少爷的嘱托。还望先生保护好少爷的周全。”

    说完邱睿起身便拜男子鞠了一躬。

    “先生放心。”

    大褂男子回敬道。

    “先生就准备晚上与少爷碰面吧。稍作歇息,我还有交代的事情就不予作陪了”。

    说罢男子便转身走出厅堂。

    邱睿目视大褂男子离开后,也离开船屋朝岸边卉微的身旁走去....

    “你还知道什么事情”!?

    邱睿朝余文芳问道...

    “你是京城大官啊,吏部侍郎,因皇城争斗卷入漩涡。”

    “你与先皇上一个阵营的,后躲避追杀在筒子楼隐居十余载”。

    “你们院子的刘姨就是你们的救命恩人...还有...”

    听着余文芳的陈述,邱睿觉得惊讶不已,他看到一旁的女儿邱卉微面色惊异。父女二人无不感叹世间还有如此怪异之人...

    “爹爹,去北疆的话我们带上她吧,也许她能告诉我们一些事情也说不定呢!?”

    说完话的卉微从记事起从没看到父亲如此惊讶的面庞,她感到一股神奇般的兴奋状态。内心想着能帮助父亲成就一番事业并且重振“邱家”的荣光,还家族清白...

    “对的,你们应该带上我的,这样我就能回去我的哪个时代了!”

    余文芳大声说道。

    “你的衣服材质看起来很奇怪”...

    邱卉微摸了摸芳子的衣服好奇的问道。

    “这时百分之百全棉的衣服,比你们的丝绸和其他布料都要柔和个些。”

    邱睿父女看着芳子说话的模样像是在听故事。邱睿知道,女儿主动找人攀谈,是开始信任对方的表现。他看到女儿高兴,自己的心里也落下了石头。邱睿心里知道,芳子说的事情只有他自己清楚。于是,踏上北疆的路程多了和卉微相仿年纪的姑娘。

    但在这之前,邱睿需要面见一个人。是他十余年中的宿命所在。夜晚即将到来,邱睿带着企盼做好准备面前他。

    “少爷,先皇帝“建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