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深入-《失格魂萦》


    第(1/3)页

    偏僻的“驿馆”,除了人迹罕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匪患居多。邱睿和许彬在卉微的屋外,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量着一番。

    “老爷...你就睡下吧,小妹...”

    “小妹...卉儿的安全我来应...应....付”,

    “会很安全的,老....老....爷放心......”....

    许彬抖了抖藏在身子里的“仆刀”,在故意发出声响后说道。

    “放心,我放心,放不下心的是你...”

    “看的出来你已经非常劳累了,”

    “传信号,跑马,渡江...”

    “这些都是你给我们的安全,”

    “可你的安全如何保证啊”!?

    邱睿语速加快,心情不安地说道...

    突然,一阵像鸟鸣的声音从许彬口里发出!

    “是笛子”!

    邱睿看到许彬口里含着的,是一个珠子般大小的类似某些“信物”的东西。

    “邱官人,你胖了”!

    邱睿没有看见人影,但只听见浑厚的嗓音下,感觉出此人功夫不一般!

    “是十年不见”!

    第二个人...

    话音落下,两个身影悄然从邱睿两旁的树丛分别走出来。

    “斗笠”,

    “是斗笠”,“自己人”。

    邱睿暗想下心中如盘石落地,踏实舒服了般....

    “你们是搭救我一家的人啊,老臣怎能忘否”!?

    话毕,邱睿便要弯腰拜谢这两位“斗笠佬儿”。

    “少爷不放心,便派我们俩人追踪到这里,”

    “护卫您老人家的安全”!

    两人连忙上前拦住正要拜谢的邱睿。

    “谢圣上恩典”。

    邱睿闭目言谢道。

    “哈哈哈哈,十年的毛病还是改不掉啊!”

    “应该说“少爷”才是”。

    两人一口同声说。

    “有...有...有你们在...我...我...就...就放心了”...

    许彬说完话,朝卉微房间走去,靠在门栏边坐起身子,

    戴起斗笠,闭目睡去...

    原来,邱睿一家十年未见的这两位“斗笠佬儿”,都曾是“先皇”、“少爷”的太仆寺车碾仪仗护卫。“永庆八年”的“京师戡乱”,一路上护卫着“少爷”,保证他的安全...

    两位“斗笠”,都是身材魁梧的壮汉。但当旁人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二人的外貌是有着对比的参照。一位脸圆浓眉的“红面庞”,犹如关公一般。一位则是瘦脸丹凤眼的“黑面庞”,酷似张飞的模样。

    在“永庆八年”的戡乱中,两位“斗笠”帮助邱睿一家南下避祸。临走时把幼年的许彬带走在身边,让其在二人身边成长。跟随江边的浪子学武艺,认习俗。就这样十年过去了,许彬在周边“斗笠”的影响下。成为了一名训练有素的“杀手”,也是一位“虔诚有加”的步祖教信徒。

    而在十年的江患漂泊中,许彬没有与“步祖”任何一个人接触。戡乱的童年惊吓阴影,在他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剩下的只有“勤学武艺”、“保卫自己与身边的挚爱”在他的信念里深埋扎根...

    江边街头浪子的手艺,许彬都有所目染并且熟练。十年的练习,许彬练就了非常快的“刀法”,而这个趁手的兵器就是在外人看来并不起眼,甚至有些锈迹的“仆刀”。教习的师傅正是搭救他一家的“斗笠”二人。

    “撩刀,唯快不破,”

    “劈刀,气势逼人,”

    “砍刀,眼见为实。”...

    .....

    “刺刀,重如泰山...”

    此口诀共有十三句,是远古战国时期一位浪客游走江湖的刀法。以比武打斗称作自己的平生一大乐事,一生中以“求败为荣”。年迈之前把每次决斗总结成画,世称“鬼刀十三式”。后传承于一位宫廷“药师”,也称“药刀十三绝”....

    这种仆刀刀法,在步祖教庭里算是“长老”、“师傅”级别的功法。但是却用在一个孩子身上,是“步祖”一个特例。起初步祖庙会的水手浪子们对许彬传授刀法这一事情,大都表示反对。觉得是对步祖庙等级戒律森严的信仰一种亵渎,所以也对许彬练刀提出了要求。不对步祖庙会的任何人面前使用此刀法(注:步祖仙君除外)。

    许彬被此“二人”传授了“药刀十三绝”后,为了避人耳目每日练功到深夜,这样的勤奋状态保持了近十年。传授功法的“斗笠”二人在一次试刀功的比试下,二人联手合力才与许彬打了个平手。

    “你们俩个,打斗起来真是难缠啊”,

    “就如同包子馒头发的“死面”一样,难搞的“胡搅蛮缠”...”

    “不如,就叫你们二人“红面”、“黑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