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学前时光(年代)-《复数重生》


    第(1/3)页

    第2章  学前时光(年代)

    周末,幼儿园放假,陆野随父母去了八卦市场。

    所谓八卦市场,就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那种露天“街道”。

    道两排是小平房,中间搭一些简易的棚子,美其名曰,商贸市场。

    陆野父母在八卦市场里租了个平房,开了个买卖,卖的是服装鞋帽。

    一个手动卷帘门打开,里面就和后世的车库差不多。

    三面墙上都挂着货物,两边挂衣服,中间挂鞋子。

    门口挂着几本《时尚》杂志。

    89年的《时尚》杂志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

    没主意的顾客会翻翻杂志,找找灵感。

    这时没有试衣间概念,顾客想试衣服,陆母就挑块布一遮。顾客在里面鼓鼓啾啾一番,等听到顾客喊“好了”,再把布帘放下来。最后大伙再那么一夸,交钱,穿走!

    陆野看着市场过道的人山人海,再看看穿着土里土气的顾客进店,换上另一种土里土气的风格离店,心中暗叹,真特么好忽悠。

    白天,市场里人山人海,客人络绎不绝。

    中午,拉着行李车卖盒饭的大娘路过,陆野一家的午饭便算是有着落了。

    下午四点,人流渐稀,一大群干妈携零食而来。

    托陆野父母颜值高的福,陆野从小就是颜值爆表的存在。

    长的好看,再加嘴甜,干妈数量遥遥领先。

    看这一堆零食,再看看向自己伸过来的一只只魔抓!

    能不能别掐我脸?

    你咋还上嘴亲呢?

    你们颜值虽都不差,可我才几岁?

    能想啥?能干啥?

    你们都是红粉骷髅,想陆野前世,汽水喝坏了胃,果吃坏了牙!

    六天幼儿园,周日去市场的日子持续了三年。

    92年,物价全面放开,陆野的父亲陆康学会了制鞋办厂,销售改生产。

    陆康接的是陈叔家的设备和场地。

    陈叔因为算错了鞋子的成本,所以把鞋厂兑给了陆康。

    别误会。不是算少了,而是算多了!

    陈叔的鞋厂,每双鞋正常是加价五到十元。

    这次因为成本算多了,实际利润就变成了三十多元。

    这款被算错成本的鞋子,就是九十年代初,大名鼎鼎的“女人王”,同款。

    说起“女人王”,70后都知道,身份的象征!

    陈叔在这款鞋上赚了上百万,也因此得了个陈百万的外号。

    一百万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

    92年时,普通人月工资才一百多元,四百元在当时就是高薪了。

    陈叔觉得这钱,自己一辈子都不完,于是便提前“退休养老”了

    陈叔先给80万存了个死期。

    再10万,把平房推倒,建个“豪华”小二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