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被……包围了?-《抗战之不灭军魂》
第(2/3)页
不过,这种近乎赤果果的支持老王同志的表现,却是瞒不过两个已经和她呆了一整天的将官,陆军中将不露痕迹的扫了这位大记者一眼。
貌似,某胖子的电文一来,这位大记者实在是太关心了些,无论正在做什么,都会竖着耳朵听。
而前方,又有什么人能得这位大记者的青睐?思来想去,甚至连麾下那个跟土匪一样的蔡大刀少尉都想到了,陆军中将却是没有联想到某胖身上。
实在是,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明大记者的审美就有些太另类了。
但这世间的男女之事,真的,说不准的。
有些人,一见,就是一生。而还有些人,再见,就是再也不见。
不过,见着217和218两团抵达脸上首次露出笑容的陆军中将却制止了老王同志的冲动。
中国军队看似比日军更擅长夜战,无数的经典战例都是在黑夜中完成的,其实,那都是被逼的。
因为,只有在晚上,日军才没有飞机加持,火炮也没有白天那般精准。但谁能知道,每一个经典的夜袭战背后,是多少的中国军人尸骸铺就的呢?
中国军人在这个时代的营养本就及不上日军,导致中国军人夜盲症的比率远远超过日军。什么叫夜盲症,就是夜间看不清东西,但白天却是一切如常,用现代科学的解释就是缺乏维生素a。
这种病症的医治难度不大,如果大量补充动物内脏,基本都可以治愈,但,这个时代的中国军人吃个馒头都算过节,吃两片肉就是过年,猪肝这些稀缺货,那就别想了。
晚上都看不清,怎么打?如果战斗命令一下,那就得打,所以夜袭战,中国军人往往是要超出日军耗几倍的兵力,伤亡自然也就惨重。
像109旅在喜峰口打的那一仗,还能以低于日军伤亡的战损比结束战斗,那简直就是个奇迹。
可做为罗文峪关口的指挥官,刘如明不能每次都寄希望奇迹,更重要的是,足够充足的兵力让他有把握在白天也搞定对面的日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