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巧遇太上老君-《带着神龙回娘家》
第(2/3)页
“小任强,上面危险已经解除,出来吧!”一声浑厚苍老的声音传来。
什么人知道我的名字呢!
任强很少走出东海西岸,又忙于管教身边人类,洪荒中朋友只有东海龙族、孔宣、董仲舒和他的几个朋友。而且这里面也没有能够直呼“小任强”的人。
这人又是谁呢?
但绝不是虎精!因为虎精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声音也不像。
任强战战兢兢钻到洞口,透过薄薄的土层,看到一位貌似六十岁的老汉,白发苍苍却又面色红润,青鞋白拂,数绺长须飘拂胸前,顶挽三髻,迥然有出尘之态的道长,正和颜悦目地望着自己。
任强见其仙风道骨,绝无恶意。知道自己获救了。忙爬出孔洞,变回本身,上前施礼道:“多谢前辈救命之恩!”
那人轻挥手中白拂,“哈哈”笑道:“常言说无利不早起!你即言我有救命之恩,那,你又以什么相谢我呢?”
“这……”任强一时到没了主意。想自己身上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十二粒定海神珠了。看这道长身价不凡,别再感谢不能反送腌臜。灵机一转,忙又施礼道:“小道身无长物,任凭恩人役使,做牛做马,绝无怨言。”
那人又“哈哈”笑道:“也好,就依你之言,到我宫中做一段时间役工,如何?”
任强:“小道愿往!但不知恩人高姓大名,仙府何处?”
“哈哈哈,老道乃人族教主,太上老君是也。住在太清大平田八景宫。”那人手捋长髯,轻动白拂,一脸慈祥地说道。
啊!!!!!
人族教主、太上老君——这不是继女娲之后,第一个成就圣人的三清之首嘛!
不过,让任强对太上老君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还是后世对他的流传:
据传,太上老君乃是由后世老子演化而来的。据《史记》载,老子曾为中国周代守藏史,其母怀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发,故称老子。
因其生于李树下,生而能言,指树而姓“李”。民间传说起名甚多,亦称伯阳、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阳、李老君。
不过,后世人一提到老子,就把他当成历史人物,而提到太上老君,则把其当成“神”看待。
任强前世各行业中,如:铁匠、煤窑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皆祭拜太上老君为祖师爷。
太上老君留给后世的那本《道德经》,在国内外影响巨大。在国外被广泛翻译和阅读。
《道德经》中所说的中心思想是:“道”,而“道”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家认为,个人不应该反对“道”,而是要顺从于“道”,按“道”行事。争权夺利是荒唐的,也是非常不道德的。“道”是不败的,人应该顺其道而行。
道家认为水是非常柔弱的,心甘请愿地向低处流去,即使遇上最弱的力量,也不表示反抗,然而水却是不可摧毁的。反之,最坚硬的石头也有被水击破的那一天。
对于个人,朴素和自然是值得赞扬的。暴力应该被避免,人应当清心寡欲。人不应该改变世界,而是要尊重世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