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其实朱允熥说的就是事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明朝之前的元朝乃至于更之前的宋朝,都没有倭寇之乱。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朱元璋重农抑商,而且加强了海禁,这就打破了沿海一带渔民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 渔民们早就习惯了通过和周边地区的经商来讨生活,你现在叫他们不能干了,改去种地,顿时就让很多渔民失去了生活来源。 无奈之下,他们就当起了海盗。 而此时的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本来老百姓日子就苦不堪言,明朝这一海禁,更是让很多以前以经商为生的百姓过不下去了。 于是他们就成为了海盗,也就是后来的倭寇! 最关键的是后来的历代明朝皇帝们,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从而导致了倭寇之乱愈演愈烈,乃至于成为大明朝的心头大患。 可这些道理朱允熥自然是无法对徐辉祖明言的,他看着梁松问道: “梁伯,你说如果把这种阵型用到和二哥的比武上,会不会管用?” 梁松一怔,随即笑道:“当然管用了,好小子,原来你心里还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 “那当然了。” 朱允熥有些委屈的说道:“莫非你以为我真的忘记了?” 徐辉祖轻咳一声,看着朱允熥,很是严肃的教训道: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嘴巴能不能严实点?别什么话都像是没过脑子一般脱口而出?” “啊这......” 朱允熥顿时无语,知道这是徐辉祖在说自己刚才对朱元璋的重农抑商妄加评论。 却听徐辉祖继续说道: “还有你做事能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想?” “我又咋了?” 朱允熥眨着眼睛问道,感觉大舅哥是故意找茬的节奏。 却见徐辉祖重重的一拍茶几喝道: “你说你把宋濂弄到青楼学院就得了,为何还把那王景弘也弄去?” “难道你不知道他是个太监吗?” “你让一个太监整天呆在那红粉堆里,有没有考虑过他的感受?” 一连三问,朱允熥彻底傻眼,他张了张嘴,还没说话,徐辉祖的声音再次响起: “你在吴王府外开设粥棚,人家淮王请太医们给百姓义诊,大家各行好事,各不相干,你为何又跑到陛下那儿去装疯卖傻还外带装昏? 结果陛下找不到太医,龙颜大怒,那些太医们再也不敢出宫义诊了。” 徐辉祖似乎是越说越生气,再次拍着桌子呵斥道: “大丈夫光明磊落,如此做法,你就不怕被人耻笑吗?” 朱允熥彻底晕菜,心说老子没装啊? 老子是真的晕针啊! “还有,听说你还设计除了那什么女人的贴身衣物。” “写那种人可以飞上天的书籍。” “.......” 看着徐辉祖的嘴皮子一阵翻动,朱允熥撒腿就跑,嘴里大叫道: “唐僧!大舅哥你绝对是唐僧转世!” 朱允熥一溜烟的跑没影了,徐辉祖却是冲着梁松愕然问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