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绣娘的标准-《锦鲤养女跃农门》
            
            
            
                
    第(3/3)页
    白木板伸出手指头:“五十两。”
    这个数字是白木板和白老太太以及甄氏商量的结果。
    本来白木板的意思是既然都要带村长发财了,不如直接送股,干嘛还多走一道程序要银子。
    甄氏同他说,白送的反而让村长心里不舒服。
    再来说赵家,虽然挂着村长,但日子也就比村里其他人略微强点,拿出五十两银子对赵村长来说有点困难。
    “老哥,你要是缺银子,我借你。”白木板说道。
    但是五十两银子已经很低了,开个绣坊得花多少银子?老白家愿意带自己发财已经够意思了,怎么好意思再借人家的钱。
    “老弟,你能想到我……咱哥俩啥也别说了,这五十两我出。”赵村长一咬牙道,大不了把自家的良田卖出去两亩,或者去大宅子管何管家借点银子。
    他一个村长,何管家总得卖几分面子吧。
    “但是咱丑话说在前头,生意有赚就有折,你入了银子不一定能赚回来……”白木板提醒道。
    “你这是啥话,既然我愿意入股,盈亏我都得负。”
    赵村长一脸严肃,心里却乐开了花。
    绣坊会折本?
    扯淡吧,有小福圆坐镇,它就不可能赔。
    赵村长对小福圆的福运十分有信心。
    很快,绣坊的地批了下来,就在村子东北角。
    白大壮和白木板父子俩给铁器厂告了假,带着村里男劳力盖绣坊,村里的女人们也不闲着都在铆劲绣自己拿手的绣活。
    老白家这些天的门槛差点被踏破,每天天刚亮,村里的姑娘媳妇大娘们就捧着绣好的作品来让甄氏检阅。
    得到甄氏夸赞的,则高兴的落泪;
    得到甄氏委婉批评的,则回去再接再厉。
    最终,村里十八位绣娘脱颖而出,录为白家绣坊第一批绣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