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胡广思任职的玉泉营在八百里外,他初来乍到,若是被人敲诈或者恐吓,还真是有些难办。不过他的大姐夫好歹事宁夏副总兵,真有什么事可以找他去。 胡广思蹙眉坐在椅子上,沉吟一会儿才道:“我感觉,这里怕是要出什么事。” 杨慎也脸色变得凝重,“别着急,你慢慢说。” “今天来寻我的是驻守在安化的一个千户姓何名锦,与安化王关系亲厚,他的妹妹是安化王的一个小妾。” “他与我讲了半天如今世道如何乱,刘瑾当权导致民不聊生,将士和家属怨声震天。我稍微附和了几句,他便当我是知己,让我回去后劝劝我们仇将军和下面的将领。” 杨慎表情瞬间变得严肃,“他让你劝说什么?” “也没说什么,只是说刘瑾当权引起祸端,应该人人得而诛之……” 杨慎慢慢深吸气:“你打算如何做?” 胡广思摸摸脑袋,表情憨憨:“我与那何锦又不熟……而且我们玉泉营新建营不久,屯田也没有多少……那边都是盐碱地,没什么屯田的空间。” 杨慎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气,点点头,“如此甚好,你回玉泉营了先静观其变,不要声张。” 胡广思眼底闪过一丝犹豫,“这事我要不要和我姐夫通个气?” 秦柳这时候再傻,也知道杨慎在担心什么了。她不得不佩服杨慎的政治嗅觉敏锐。 秦柳接口道:“这事我去和你姐姐说一声更为妥当。一般人会瞒上不瞒下,你姐夫身居高位,没准还被瞒在鼓里。那何锦千户可能不知道你与副总兵家的亲戚关系,才出言拉拢你。” 几人此时也没了调笑的心思,匆匆吃了晚饭,各自回房安歇。 杨慎房间的灯彻夜亮着,他提笔写了几封信,又在灯上点着烧了。 第二天一大早,胡广思顶着两个大黑眼圈就出门告辞回玉泉营,秦柳则让墨染亲自带了她的一封信和一些点心去寻胡广思大姐身边的贴身嬷嬷。 杨慎写了几封信,让丁季诚通过军用渠道迅速传递去京城。 秦柳见状,问杨慎:“你不怕打草惊蛇?” 杨慎语气淡淡:“不过是几首诗,送去给我老师李东阳点评一二,可没一封信写给我家里。世人都知道,我父亲与李阁老可不和睦。” 秦柳不得不感叹,文人的肠子弯弯绕太多了,还是巴尔斯这种草原单纯小伙她才hold得住。 墨染回来的时候拎了几盒点心,传了胡广思大姐的回话“放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 丁季诚日日出门买菜,带回来的消息也是一切正常。 秦柳和杨慎也慢慢放下警惕——或许是他们多想了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