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第一个吃螃蟹-《回档之1995》
            
            
            
                
    第(3/3)页
    要柏拉图说马尔克斯说菲茨杰拉德说王家卫说亦舒说。
    要张扬。
    要迷茫。
    要听Nirvana。
    要有睡在上铺的兄弟。
    要四十五度仰望天空,泪流满面。
    要‘发烂’、‘发臭’。
    额……
    最后这条去掉。
    总之,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苏杭最初的想法,是拿甘欣当素材。
    只是红衣妖精曾经的一些只言片语,苏杭就发现,某人的经历,简直是‘残酷青春’流派的典型代表。
    不过,这些天,构思着构思着,逐渐还是变成了自己的故事。
    对于甘欣……
    因为内心里的怜惜,不知不觉,就不想写了。
    曾经,就让它埋在曾经吧。
    这一次,一切都是新的。
    既然如此,故事,当然也要是新的。
    因为提前几天就在不断酝酿,正式落笔正文,苏杭的思绪很流畅,小小的本子,每页三四百字,快速的行书,完成时,不知不觉已经写了将近二十页。
    再次抬头,发现已是凌晨两点多钟。
    不困。
    于是大略检查了一遍,粗粗统计,计划5000字左右的短篇,实际写了六千多字。
    总体还算满意。
    构思的剧情,设计的亮点,想要表达的东西,一些自觉不错的语句,都展现了出来。
    最后是小说的名字。
    开始勾勒时,想的是一定要文青一点。
    不过,真写完了,才发现,名字反而没那么重要。
    稍稍斟酌,苏杭翻到首页,填上了自己重生后第一篇短小说的名字:《林清和许白》。
    ‘清’是清白的清,‘白’是清白的白。
    这算一个只有苏杭自己知道的‘小彩蛋’。
    曾经,某个红衣妖精很喜欢朴树的一首歌。
    《清白之年》。
    南边的那座影视城,并不算多的相处日子里,苏杭不止一次听她窝在沙发里轻轻哼唱。
    本来想要拿甘欣当素材,之后不想了,就只留下这么一个小小的伏笔。
    算是纪念。
    凌晨两点多的白色灯光下。
    当苏杭写下这几个字,耳边仿佛又传来了好像很遥远又好像很近的小声哼唱,沙沙哑哑的女声:
    “……”
    “人随风飘荡,”
    “天各自一方,”
    “在风尘中遗忘的清白脸庞。”
    “此生多勉强,”
    “此身跃重洋,”
    “轻描时光漫长低唱语焉不详。”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