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就在李世民和魏征上演明君贤臣的戏码时。 太极殿里的一众大臣却炸开锅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刚刚房玄龄的奏疏里,明明白白的阐述了一件,与众人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 那就是房玄龄谏言,要将大唐各地的水泥路,承包出去。 大致意思就是允许士族和商贾,跟朝廷承包修建水泥路,并且士族和商贾将拥有这条水泥路三十年的管理权。 在这三十年内,士族或商贾可以向过路的商队收取过路费,作为回报。 三十年后,水泥路收为国有,不再向任何人收取路费。 不少大臣此时现在都各自打起了小算盘。 琢磨着自己家族,要不要承包一条水泥路。 毕竟这个买卖,只有修路的时候,投入比较大,但往后三十年基本不会有大的投入,家族就能一直收钱。 这种细水长流的买卖,是最受士族和商贾追捧的。 只是目前有两个问题, 一是,修筑水泥路和承包费的具体花费是多少,如果两者太高,家族能不能拿出这笔钱财出来。 二是,大唐目前哪条官道的商队最多,最值得承包。 李世民坐回到了龙椅之后,朝一众朝臣说道: “诸位卿家,觉得房仆射的提议如何?” 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快便一个个的站出来躬身拜道: “臣,附议。” 一时间附议之声,响彻了太极殿。 毕竟大臣们又不傻,这个提议,对他们而言,明摆着是件细水长流好事。 只要运作得当,他们都有机会获利,当然要同意了。 李世民见状心情大好,于是笑道: “好,那么房仆射奏疏里的提到的承包制就这样定下了,等下次朝会诸卿家可以提议一下,路桥司的一位司长和两位副司长的人选。” “陛下圣明。” 李世民没想到这承包制,居然如此顺利的便通过了朝议,一时间心情大好。 他捋着短须,笑呵呵的问道: “诸位卿家,想来还记得刚刚段尚书的提议,可有人愿选择长安周边的某一郡县,先修筑一条水泥路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