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将百济、新罗、倭国使节尽数擒来,并下令在京畿之地搜捕倭人。” 秦明心中了然,目光扫过校场,果然看见几个“秃顶”的倭国浪人,混迹其中。 迈入正堂,但见李渊身着一身麒麟服,正大马金刀地斜倚在案牍之后。 这位“锦衣卫指挥使”面色阴沉,正在翻看着厚厚的一沓文书。 在其身侧,侍立着一名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的中年汉子。 秦明见状,眉头微皱,轻声开口道: “老爷子,你……” 话音未落,李渊便抬眸扫了秦明一眼,出言打断道: “什么老爷子?!”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在衙署……要称职务!” “是指挥使!” 秦明无奈一笑,轻声应道。 看在李渊这事儿办得大快人心的份上,他也乐得陪他演戏。 随后,秦明上前一步,从善如流地拱手一礼,“恭敬”道: “不知指挥使急召属下来此,所为何事?” 李渊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文书,绷着脸说道: “你先看看这个!” 侍立在侧的宗武,急忙躬身上前,接过那叠纸张,旋即恭恭敬敬地递到秦明面前,低声解释道: “这是倭国准判官犬上御田锹近半个月撰写的日志,余下部分文吏尚在破译。” “还请副指挥使,先行过目。” 秦明眉头微挑,立即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 说不定,这个犬上真的有问题! 毕竟,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这样想着,秦明接过那一沓纸张,坐到一旁的椅子上,低头翻看起来。 起初几页,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对大唐的仰慕与赞颂: “大唐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丝绸瓷器精美绝伦,实乃天朝上国!” “唐虽初立,但兵锋之强盛,较之前隋犹有过之,令人敬畏。” “百姓更是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此等盛世气象,宛如蓬莱仙境!” 这些言辞充斥着谦卑、恭敬、羡慕,俨然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然而,翻过一页,一幅“鸿渊号”航行灞水的手绘图跃然纸上。 下方译文注着一行倭国小字: “灞水之上,百舸争流,往来不断,巨舰‘镇海’,巍峨如山,宛如海上霸主!” 自此,日记上的笔锋急转直下,字里行间开始渗透出阴冷的野心: “若得此造船之术,十年之内,我日出之国水师,必纵横四海,所向披靡!” “届时,天皇陛下未尝不可挥师西进,先取新罗,再灭百济,尽收高句丽,以待天时!” “待唐室衰微之日,便是吾皇西进之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