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奔驰的首席工程师,已经是汽车行业里顶级的了,有没有比这个更牛的存在? 有! 那就是制定行业标准,展开行业革命!之前的流水线生产,就是这种级别的,现在的模块化平台,也是如此!沃尔夫冈-彼得从奔驰公司离职了,但是他不会走下坡路,而是要攀爬汽车工业更高的山峰! 这才是彼得更想要做的! 再次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之后,彼得用力点头:“我愿意!” 好,这就成了! 秦锋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虽然能画个汽车的外形图,但是只有一个草图,绝对不能就此打造出来一辆车,他需要最专业的工程师的细化!有了沃尔夫冈-彼得,那太平洋集团的轿车,也会从一起步就跨越到世界一流水平! 秦锋很满意。 “好,那我们再详细说说,首先是模块化的发动机。”秦锋说道:“我们的发动机,以单缸0.5升为主,计划的产品线主要有三种,三缸1.5升、四缸2.0升,五缸2.5升,这样的发动机,将会满足从紧凑型车到大型车,从轿车到SUV全部的产品线。” 说模块化,咱们就来模块化!这东西的主要作用,就是降低成本! 发动机,不会去开发繁杂的型号,统一缸径,发动机除了曲轴之类变动一下之外,其他的大部分都是通用的! 彼得眼前一亮。 现在,各个汽车厂都是开发不同的发动机来满足不同车子的需求,甚至同一款车,都会有不同的发动机,比如奔驰S级,就有多款发动机可以选装,而这边却反其道而行,多款车辆,用的都是同一种发动机,或者是变形,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减少生产线上发动机的型号,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SUV是什么意思?” “城市多功能车,外观看上去像是越野车,实际上就是将轿车的底盘抬高。” 说起SUV来,很多自认为懂车的,对这车嗤之以鼻,说什么伪越野,说什么承载式车身刚性太低等等,这些所谓的砖家,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车身高大,越野能力却不强,操控却大大降低,这种车,就是鸡肋,为何不买瓦罐车?这才是欧洲流行的车辆! 买了SUV的,没几个会去越野的,只是为了空间大,装得下一家老小,装得下回老家带的东西,越野?那是闲得蛋疼而且有钱的人才会去干的,咱们买SUV,不过就是为了偶尔上个马路牙子,仅此而已。 至于瓦罐,也就是把三箱轿车的屁股补起来,变成一个大个的行李舱,这东西的确能装,操控也好,但是,你干嘛卖那么贵? 三箱轿车卖二十万,只是把屁股翘起来,就卖三十万,你那屁股那么值钱?就算是车灯很大,排气管还会漏水的翘屁股,也没这么贵啊。 彼得皱起来了眉头:“只是将轿车底盘抬高?这样的车子,能越野吗?” “客户不需要越野,只需要大,放心吧,这种车会有市场的,现在,我们还是接着说模块化,车身部分,也由几个模块构成,通过更换不同的模块,就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车子……” 彼得点头。 “接下来,是汽车电子技术,我们的车子将会使用总线技术。” 和飞机一样,随着电子系统越来越多,车子的线束也会越来越庞大。 转向灯、刹车灯、夜间灯、倒车灯等等,每一个灯光,都意味着需要一条专门的线路从驾驶室接出来,方向盘上的按钮越多,线束也会越粗,而方向盘在转动的时候,这些线束要么通过滑环连接,要么直接跟着转,总之,不管怎样都不合适。 发动机也有庞大的数据要给车载ECU传递,车上的电子零件越多,需要的电缆也会越多。 所以,汽车上也用起来了总线技术,哪怕在方向盘上设计上百个按钮,传递的不过是某个特殊信号,所有信号全部都在一根总线上传递,从而大大降低了线束的数量。 就拿尾灯来说,管你是什么刹车灯、倒车灯、转向灯,统统只需要两根线:一根是数据总线,传输控制信号,一根是电源线,给整个尾灯供电。 这种设计,在八十年代就开始出现了,最早还是博世,1983年的时候,就开始搞CAN总线技术,到了91年,在奔驰500E上第一次量产,到了93年,ISO发布CAN总线标准,代表着这个标准正式成为了国际标准。 此时,听到秦锋的话,彼得立刻开口:“你是说,CAN总线吗?” 秦锋摇头:“不,不,这个总线传递数据的速度只有1兆每秒,太慢了,我们要研制更加先进的总线技术,比如说,它得是双通道的架构,这样可以提供系统冗余,再比如,它的每个通道,传输速率要达到10兆每秒。” CAN总线已经标准制定得早,所以使用得也多,但是,这种总线有很多问题。 没有系统冗余,只要坏了,那就真的坏了,看看飞机,使用的是三轴四余度,有四个独立通道,汽车上不用太多,双通道还是必须的。 传输速率方面,1兆每秒太低,至少也得扩展到10兆每秒! 彼得有些惊讶:“秦总,双通道可以理解,10兆每秒的传输速率,咱们打算干嘛?” 用不着这么大的速率啊! “当然是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秦锋说道:“这样倒车影像就可以接进来,甚至可以来四个摄像头,组成全景系统,前面的摄像头还可以化身为行车记录仪。” 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数据流都是非常大的,需要专门的传输通道! 所以,在后世,当CAN很快就不够用了,至于在CAN基础上简化的LIN,就更不够用了,传输速率更是降到了20K!所以,一些厂家就开始动脑筋了,比如说,宝马和博世等公司,合作搞了Flexray总线技术,秦锋说的这些标准,基本上就是对照着这个来的。 “咱们的车上,用得着那么多的电子零件吗?”彼得有些不解。 “当然需要。”秦锋说道:“这还不算多。” 你是没看到,后世的那些电动汽车厂商,恨不得把自己的车子变成电动的大玩具,什么东西都往上面装。 “可是,这样造价就会高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