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育良瞪了一眼祁同伟。 怎么听,祁同伟的这番话,都好似在揶揄自己。 “老师,您还没说博威省长呢。” 祁同伟笑呵呵提醒道。 “博威省长不同于我们这些个常委。” 高育良放慢语速,“他是省长,是咱们这个班子的副班长,是全权负责财政与经济的。” 他稍稍犹豫了一下。 仿佛在斟酌自己的语句用词: “真要生动比喻的话,在我心里,他更像山间的那一缕风。” “一缕风?” 祁同伟诧异的挑了挑眉。 他没有想到,老师高育良居然会如此形容刘博威省长。 “对,就如同一缕风。” 高育良叹息一声,凝重叮嘱: “同伟啊,水是实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但是风不同。” 话说到这里,高育良换上了一副相当严肃的面容: “风看不见,但却无时无刻都存在着,你有时候可能会忽略他,但一旦真正起势,就会影响整个山体的生态环境!” “如果...” 高育良深吸一口气:“如果这道风在起势之前,山间已经隐隐有明火的趋势,那将更加势不可挡!” “摧枯拉朽,毁灭现有的一切!” 祁同伟面沉如水。 高育良的这番话,真的是提醒了他某些事! “所以,您是认为,一旦我答应为省纺织集团开后门。” 祁同伟双眼一闪。 “那么这个后门,就很有可能成为山间的第一缕火焰?” “孺子可教也。” 高育良满意一笑。 “复杂啊,真是复杂。” 祁同伟感叹不已。 真实的情况,很有可能就是老师所分析的这样。 至于刘博威这样做的出发点? 风要起势,正如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样。 这是自然法则的正常运转。 需要理由吗? 需要出发点吗? “人生本就是一盘大棋,入了这盘天地所下的棋局之中,所有人都无法逃脱。” “这是世界向前运行的浩荡大势,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归纳来说,就是四个字—— 身不由己! 换句话来说。 祁同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他在省委组织部长这个位置之上,接下来要做什么,其实已经被框定了。 无法做出任何改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