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萧帝的心里话-《大周逍遥王爷》
            
            
            
                
    第(2/3)页
    萧帝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微微点头道:“嗯,可以,全国精锐你随便挑选,看上那支部队,朕便准许你调集那支部队。”
    “除了你,太子也会一同前去调查!”
    “啊!”刘凌再次失声。
    萧帝淡然道:“怎么,不行?”
    显然,萧帝是打算让刘凌带着萧元寿一同查案,并有意培养他。
    想明白之后,刘凌赶忙点头道:“是,臣一定竭尽全力保证太子殿下的安全。”
    萧帝微微点头,然后道:“兵力调动的事情,你回到兵部自己写文书便是,此事朕会明发谕旨,所以也不必保密。”
    “虽说这样会打草惊蛇,但也能更大限度的确保你们的安全。”
    “若查出什么也不要轻举妄动,尤其是宣大那边,还是要以稳定为主,这个,你应该明白吧!”
    刘凌点头道:“臣明白。”
    很明显,萧帝是怕宣大的兵将参与其中,若真是这样,万一刘凌和之前的萧元寿那样,一个激动,将所有参与其中的兵将砍了,到时候宣大防线,怕是就难了。
    这也是他不让别人带萧元寿去的原因。
    因为别人估计是拦不住自己这个冲动的儿子的。
    交代完这些事之后,萧帝装作不经意的问道:“对了,你对严高严首辅和严庆,这父子二人怎么看?”
    这话又把刘凌问愣住了。
    你和他们相处了几十年,现在问我怎么看?我看个J8!
    虽然对二人没有半分好印象,但刘凌还是努力的寻找了一番二人的闪光点。
    思忖一番之后,刘凌说道:“回陛下,严阁老忠于君父,勤于政事实乃我之楷模。”
    “严庆严大人,呃……聪敏过人,运筹帷幄,也是我等之榜样!”
    听到这回答,萧帝忍不住笑了出来。
    “严阁老忠君爱国,勤于政事,但贪腐无数,陷害忠良,以致官场腐败,民不聊生。”
    “严庆聪敏过人,运筹帷幄,但贪财好色,卖官售爵,兼并土地,掠财于民,无数百姓因他流离失所,你是不是想说这个?”
    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明明知道答案还问我!
    刘凌一边暗中腹诽,一边低头说道:“臣初入官场,很多事情还没弄明白,所以……无法评价!”
    现在萧帝将严庆召了回来,刘凌也搞不明白他对严党是个什么态度,所以便挑了些不得罪人的话说。
    谁知,萧帝竟将自己心里话替他说出来了。
    萧帝也知他心思,所以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朕初登大宝之时,朝廷几乎无可用之人,唯有严高对朕唯命是从。”
    “可以说,若没有他,朕这皇位也未必坐的稳当,这是一份恩情,朕永远记得,所以他就算有些不法事,朕也不忍苛责。”
    “至于严庆,是他的独子,不看僧面看佛面,朕也不想杀他,贬谪他一次再召他回京,是想让他收收性子。”
    “以他的头脑,若今后能收敛贪财之心,未来倒也不失为一介名臣。”
    “若不行……”
    说到这,萧帝沉默片刻,便没再往下说了,而是看向了刘凌。
    “朕得位不正,文治武功亦是一团糟,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黎民百姓,这一点史书里会记得明明白白。”
    听到这,刘凌头顶已经冒出汗来:好家伙,这是自己应该听的话吗?
    然而,萧帝却似是憋了很久一般,接着说道:“朕这些年来,已经数不清多少次被噩梦惊醒,也不知多少次为国事夜不能寐。”
    “然,事情已成定局,朕也无力扭转乾坤,只得寄希望于后人,遂全力培养前太子。”
    “许是上天都看不过眼,让前太子英年早逝,如今的三位皇子中,老二不习政务,老四性情怯懦,难堪大任。”
    “唯有老三尚可,但他性格冲动,容易坏事,还需历练。”
    “你性情稳重,且他对你十分信任,此去晋州定要对他多多教习。”
    “至于严氏父子,无论如何,他们也是忠于朕的,所以朕在世的时候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至于,之后的事情,朕就管不着了。”
    说到这,萧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一来是让刘凌多教教萧元寿,二来,也是在告诉刘凌,严氏父子干的事情我知道,但出于多方面考虑,我不准备处理他们,你也别再费心思和他们斗了。
    作为一个皇帝,能和刘凌说这些,已经算是拿他当自己人看了。
    刘凌赶忙跪地谢恩。
    当走出皇宫的那一刻,刘凌抬眼看向那灰蒙蒙的天空,忍不住一声长叹。
    此时的他也理解了萧帝的心思,萧元寿虽性格纯善,但心思太直,这种人当了皇帝,对一些弊政必定会大刀阔斧的改革。
    可熟不知,治大国如烹小鲜,每一项政令的存在都有他存在的道理,若是未经推敲鲁莽的进行改动,还不知要引起多大的乱子来。
    现在的大周虽稍有起色,却也经不住太多风浪,所以萧帝要在自己驾崩之前稍微改变一下萧元寿的性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