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景阳冈大集-《泼刀行》
            
            
            
                
    第(1/3)页
    明白了二郎真君用意,李衍哪敢怠慢。
    他扫视四方,心神守一,务必将所有景象印入脑海。
    这一看,果然发现不同。
    关于罗酆山的想象,他全是参考历代道经记载。
    《真诰》言:“罗酆山在北方癸地,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
    《云笈七签》言:“人死魂归酆都,受考谪于六宫。”
    山分六宫,由“北阴酆都大帝”统御,下设六天鬼神掌管亡魂。
    《酉阳杂俎》、《搜神记》、《太平广记》等,都有其记载,却只是提到名字。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称罗酆山为“酆都罗山”,亡魂需经十殿阎罗与六宫审判,方能超生。
    这说明一点,罗酆山也随着红尘香火与观念,在不断变化。
    而穷追源头,应该还是《山海经》:“幽都之山,黑水出焉。”
    其在北方癸地,癸为北方水位,象征幽冥。
    这魂海,他观想没错,也大体是这般模样,只不过比想象中更加深邃。
    但外围山脉,却完全弄错了。
    周围并非一片虚无,而是一片高耸的环形山脉。
    山上还密布张牙舞爪,漆黑如同怪物的巨大槐树。
    这是“铁围山”和“阴槐林”!
    在青城学到的《酆都法》中,曾提到过这两个名字,他原本以为只是幽冥中其他区域名称。
    现在看来,完全和罗酆山是一个系统。
    这“铁围山”有点像陨石撞出的环形山脉,山体之上有一个个数丈高的血色朱漆大字。
    “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
    是《度人经》!
    看来这“铁围山”,还有拘束魂海的作用。
    而那“阴槐林”,应该也是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只不过是防止东西逃出……
    随后便是那罗酆六宫,也与想象中不同。
    受观想法建楼影响,他以罗酆六宫是类似塔楼,层层堆叠。
    实际上,罗酆六宫乃是呈“六合阵”布局,以黑石御道相连。
    建筑风格乃是仿唐宋官式建筑,庑殿顶、高台基、玄瓦朱漆柱。
    其中基座乃是九尺高“幽冥须弥座”,浮雕十八层地狱图,台阶每宫七阶,应该是象征七罪,阶面阴刻《酆都灭罪经》咒文。
    而且每座宫殿前,还有巨大的青铜镜,镶嵌于石兽口中。
    李衍听过,这种东西叫“丹墀”。
    具体有什么用,却不清楚。
    还有这些建筑格局,罗酆山历史古老,肯定不会聘请大量工匠,模仿唐宋建筑重修。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大罗法界受红尘影响。
    这些建筑,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将所有东西记下后,李衍不动声色看了二郎真君一眼。
    果然,对方并未理会,甚至装作没看见。
    李衍心中若有所思,看来在这大罗法界之中,《天条》更加严苛,即便二郎真君,有些事也必须小心谨慎,尽可能避开其他人…
    就在他思索间,周身忽然被浓雾包裹。
    再睁眼,已回到客栈中。
    李衍只觉脑袋冰冷刺痛,连忙将青铜傩面卸下。
    他的脸上、头发,早已布满寒霜。
    短短时间,皮肤已生满冻疮。
    就连眼睛也疼痛无比,视力受限。
    李衍心念一动,所有伤势迅速恢复,猛然瘫倒在地。
    看来窥视大罗法界,也会受那边力量影响。
    虽然只是稍许,但已能对肉身造成严重损害,还好他有大罗法身。
    瞅了眼窗外,依旧夜色漆黑。
    没有丝毫犹豫,李衍立刻盘膝打坐,掐诀入定。
    他修酆都法,除了建楼,罗酆六宫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好不容易窥视到罗酆山模样,自然要趁热打铁,对观想法进行修补……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