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北疆城。 鼓声震天,战火汹涌。 城墙之上,林殊坐镇瞭望台,提振全军士气。 “林帅,帝都又催了,让我们查清是谁杀死苏永寿和张承志。” 林殊本来在思考后续防守策略,哪想到关键时候被这句话打断思路。 如果是其他人,他肯定要发火,但传话之人是监军,多少要给些面子。 “你了解情况,我根本不知道那支队伍是谁。” 监军道:“多数勛贵营已经找回,目前只剩下李驍,秦书,以及赵荣。李驍手中无兵,肯定没有作为,说不定人已经死在乱军之中。秦书与主力分散时仅剩百人,也不可能做出什么大事来。因此显而易见,在苦竹林呼风唤雨之人,必然是信武侯之子赵荣。他率领千余精锐將士,在苦竹林四处奔袭,为我帝朝建立功勋,可敬可嘆。” 这是几乎所有人的看法,就连林殊也深以为然。 但他本能察觉不对劲。 “林帅,不能再拖了。” 林殊微微点头,让监军自己去处理。 …… 帝都,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个个神色疲倦。 正事已经议完,他们等著下朝。 忽而有太监急匆匆入殿,將前线战报递上去。 皇帝楚赋高坐龙椅,心情还算不错。 北疆战事看似危急,但因为北疆城固若金汤,使得整体防线还算安全。 他懒得看战报內容,让身边老太监诵读。 “苦竹林多次大捷,提振全军士气。现已查明,该军队为血甲营,指挥官是校尉赵荣。” 此言一出,全场震动。 无数目光看向武將阵营,某个圆脸中年男人神色错愕。 “信武侯育子有方,赏千金。” 赵乾有点懵。 自家儿子確实很优秀,但也不至於做出那等功绩。 出征之前,他千叮嚀万嘱咐,让赵荣以保全自身为主,切不可犯险。 可还是出了变故。 “早就观赵公子气势不凡,有將帅之风。” “果然虎父无犬子,我等佩服。” “能镇杀苏永寿张承志等人,可谓当世数一数二的英杰。” 耳边传来同僚的殷勤奉承,赵乾逐渐飘飘然,谦虚著回应。 一时间,殿堂內其乐融融,好似已经结束战爭论功行赏。 “请问陛下,我儿目前怎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