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算要离开,也是要吃饱喝足以后再说。 …… 圣武朝廷。 “陛下,臣匯总前线情报,捋清了昭武军的行动路线以及所作所为,简直嘆为观止。” “他们不仅在陈雾和武阁的围追堵截下存活,还將多城的官府摧毁,甚至传言昭武军屠了银城,给大昊造成重大威胁。” “现在看来,大昊之所以愿意停战,並非国师威胁,而是昭武军的威胁。” 除了口述外,大臣还递交相关资料,做到有理有据。 在场的武將官员面露微笑,对李驍的作为大加讚赏。 “陛下,依臣看,昭武军既然不愿意回来,那就算了吧!把他们留在那边也好,时刻让大昊不得安寧。” “对,既然连陈雾都不能奈何他们,说明昭武军足够强大,我们没什么好担心的。现在最重要的是重建破虏城,防止苏涛二次进攻。” 眾人討论得热火朝天,没注意到楚赋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某个时候,有老臣站出来大声道:“不管昭武军做了什么,在做什么,他们违背军令,欺君罔上,破坏两国和平之事,也得拿出来说一说。” 这话顿时破坏了气氛,让朝堂逐渐冷下去。 兵部尚书朱粱反驳:“將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更何况昭武军在敌国,更难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我们理应给予支持,而不是追责。” 老臣冷笑一声,斥责:“若是每个將领都如此,统帅还怎么管理军队?破虏城之所以丟失,与昭武军不尊军令不无关係。陛下,依臣看,必须治罪李驍,这样才能杀一儆百,震慑军中那些存在异心的將领,顺便给大昊一个交代。” 楚赋脸色稍缓,说道:“治罪不至於,李驍有自己的想法,实乃將帅风范。不过,大昊日日施压,若是再不將昭武军调回,恐怕会再起战端。每每想起北疆被屠的百姓,朕寢食难安。” “陛下,现在被动的是大昊,我们没必要那么著急,可以儘量拖时间,看昭武军后续的行动。”朱粱急迫道。 然而这话遭到大量老臣反对。 “正所谓礼尚往来,大昊已经给足面子,我们再糊弄下去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陛下仁慈,不治李驍欺君之罪。但他李驍也要考虑到朝廷的艰难。” “要是再起战端,北疆损失更大,就此停战是最好的结果。” “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给大昊一个说法。陛下,臣建议將昭武军定为叛军,以此脱离关係。” “妙啊!让昭武军在大昊继续破坏,而我们不受牵连坐收渔翁之利。这么一来,苏涛连继续进攻的藉口都找不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