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檀淡淡道:“钦差还在杭州。” 王篆闭嘴。他忘记这一茬了。 王檀叹气:“华家真是找了一个好机会啊。若不是钦差在杭州,他们哪能这么嚣张?现在杭州各家都不敢打他们的主意。” 王檀身后,一山羊胡中年人道:“老爷,他们或许是瞅准了钦差来的时机,专门来杭州。” 王檀转头:“你的意思是,他们和钦差有关系?” 山羊胡道:“他们不一定和钦差有关系,但肯定消息很灵通,说不准在朝堂中有供奉。” 王檀想了想,道:“钦差来杭州的事不是秘密,他们不一定在朝堂中有供奉,不过还是不得不防。罢了,他们既然已经如此高调,我作为东道主总该招待招待他们。” 山羊胡问道:“老爷,是邀请他们赴宴吗?” 王檀道:“有问题的那二十顷地可以卖给他们。” 王篆立刻道:“那可是上好的桑田!” 王檀瞥了王篆一眼:“那也得有命留着。这钦差目前看着无法收买,就算是串供也不一定瞒得过。” 王篆还想说什么,但他只是一个纨绔,王檀完全不会听他说话。 王篆气呼呼地夺门而出。 王檀看着儿子的背影,叹了口气:“篆儿被我母亲和他娘宠坏了,这可怎么办?” 山羊胡拱手笑道:“二少爷虽年幼,但十分聪慧,对经史子集一读就通,将来肯定能成为进士老爷。” 王檀想起擅长读书的二儿子,嘴边不由浮现微笑。 他捋了捋自己的长须,道:“那华伯玉真的有进士之才吗?” 山羊胡道:“顾亭林先生肯见的书生,应该至少能考个举人吧?” 王檀想起顾炎武,微微点头:“这倒是。杭州儒林这么快接受他,真是沾了顾先生的光。徐家有说什么吗?” 山羊胡道:“他们就只是借着顾亭林先生的名义敛财而已,哪知道顾亭林先生宾客的消息?他们连昆山三徐的事都不清楚。” 留守在昆山的人虽是昆山三徐的族人甚至子侄,但都是没什么用处的人。 若稍稍有点用处,肯定都和昆山三徐住在北京城悉心教导。 王檀叹气:“徐家的人那么蠢,若不是沾着昆山三徐的名,谁会给他们送钱?富不安稳,贵才是家族留存的基础。华伯玉若真能考上进士,这杭州让他一亩三分地又如何?” 山羊胡躬身:“老爷的意思是……” 王檀道:“以筝儿老师的名义举办文宴。筝儿老师虽只是举人,但颇有才名,我相信他的眼光。” 山羊胡拱手:“是。” …… 徐元梦道:“王家的帖子来了。五弟,我们要去吗?” 他现在也习惯叫胤礽五弟,叫得心里挺舒畅。 和太子称兄道弟啊。 胤礽拿起请帖一看,笑道:“撒金纸,不愧是浙商,真是奢侈。去,怎么不去,听闻这次还会有钦差参加呢。” 钦差啊…… 在场的人表情都十分古怪。 曹寅那小子看到咱们,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徐元梦皱眉:“王家不过区区商人,居然这么多官吏捧臭脚。” 胤礽把请帖丢桌子上:“他们虽只是商人,也是地头蛇,并且向皇宫供奉丝绸,算是半个皇商。对了,他们还是某皇子党的成员。” 胤礽顿了顿,道:“他们还没决定那个某皇子党是哪个皇子党吗?” 第(2/3)页